第三章 紙幣做的老虎就是紙老虎(第2/16頁)

斯密的理論最基本的一條就是“錢不是財富”,如果錢就是財富的話,幾年前貨幣增發一億倍,滿街都是百億大鈔的津巴布韋就是世界第一富國,比津巴布韋還能印票子的蔣委員長自然也犯不上去台灣養老。

所以人們說美國“有錢”實際上說的是美國“有貨”。有商品才能保證美國人的錢值那麽多錢。有了商品才有買賣,人有了吃穿才會想聚會、理發、洗牙、泡酒吧、看演唱會,才會有第三產業的服務和娛樂,這些都有了,社會就繁榮了。

現在美國一年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1萬億美元,也就是美國人每年拿回家的東西如果算成錢,值4.1萬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才1.8萬億。中國13億人分不到2萬億美元的東西,美國4萬多億美元的東西才3億人分。由此可見,每個美國人每年拿回家的商品差不多是中國人的10倍。有多這麽多倍的真東西在手,自然過得逍遙,地球人都愛往美國跑也完全可以理解。就算按美國人的說法,人民幣購買力低估了一半,差額也足有5倍左右,並不能改變這個基本格局。

商品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亞當·斯密也說過。一個國家要富裕,要麽自己造這些商品,要麽從外國進口這些商品。現在美國一年的工、農、建築業總產值不到2.8萬億美元,也就是美國人自己造了不到2.8萬億美元的實物商品。另外又進口了1.3萬億的商品,就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生產的進口商品比美國自己造的便宜,美國人的財富也有1/3是從國外拿來的。

美國進口的商品占了消費的1/3,換句話說,美國人有1/3的生活所需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別人養。現在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8歲,按一下計算器我們就可以換算出來,美國人一輩子有20多年是白吃白拿。所以美國孩子沒壓力,爹娘不用自己養,第三世界給養了。美國父母、老師只要好好陪孩子玩就算盡了義務。

上面那個數據是2009年的,在同一年裏,中國也造了2.8萬億美元的商品,不過出口了1萬億,其中的大部分通過直接出口、轉口、貼牌、深加工,最終到了美國。

有個做出口的朋友有一回吐槽說:“我一個禮拜要往美國出口10集裝箱撣子,美國到底得臟成什麽樣才用得了這麽多撣子啊!”我跟他說:“要是美國人自己造撣子,絕對不會用一次就扔。”另有一個做千斤頂的朋友,從美國回來大感不平:“看見好幾次了,美國人換完輪胎不收千斤頂,扔到路邊開車就走,怪不得我一個人一年就能賣出去幾千萬美元。”我給他的回答是一樣的。

可見美國人過得好,美國讓我們向往,是我們供出來的。筆者小時候,父親的一個同學留學美國,在當時這算一件在鄰裏朋友間相當震動的大事,那位叔叔走之前天天大宴賓客,筆者也跟著父親一起去吃,筆者還記得席間那位叔叔說的一句話:“美利堅是上帝眷顧的土地。”後來很多年父親都以他那位同學作為榜樣教育我,結果導致我的青春期叛逆全都發泄到了學英文上。過了這麽多年之後,我終於想明白了這件事,如果說“上帝”確實眷顧美利堅的話,那這個“上帝”其實有一部分就是我們中國人。

美國在向全世界收稅

當然我們沒有當上帝的感覺,起碼美國人吃飯的時候不會說“感謝中國人賜我食,感謝全世界勞動人民賜我力”。我們還是羨慕美國人的富足生活,有個朋友苦讀了好幾年,考到了美國的名牌商學院,去美國之前感慨說,“我們從小都是讀書、讀書、讀書……再也不要我的下一代這樣了”。過了幾年他回國探親,當然主要是看牙,因為加上來回機票也是在國內補牙便宜,張口就說:“其實美國人很勤奮的,上到研究生、MBA的美國人天天看書到一兩點,上了班忙到連上廁所都得排計劃……我的理想就是跳槽到一個大公司,派我回來當駐華代表。”我想跟他說:國內也是加班到半夜的,不管是血汗工廠,還是CBD。不過這話我沒說,人總需要點奮鬥目標。

我們拼命工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賺了錢買房、買車、購物、供下一代上學,給自己養老。這也是我自己的奮鬥目標。不過如果細想起來,我們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買東西,賺錢的辦法是把自己的東西運到美國。這豈不是很矛盾?

當然貿易本來就是互通有無,如果美國有好東西,出口進口都有好處。比如1840年中國打鴉片戰爭,美國人賣大炮給林則徐,其中有威力強大的69磅和72磅加農炮,讓英國艦隊很撓頭,只好讓步兵登陸,靠拼刺刀解決清軍的炮台。美國人則從中國買茶葉,美國獨立的起因就是英國人壟斷北美的茶葉貿易,禁止美國人自己去中國買茶葉,結果美國人爆發了“傾茶事件”,後來成了獨立戰爭的導火索。那時候美國和中國做生意,雙方都得到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