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歷史……不是一本提供了既定配方的食譜。它用類比而非格言來教育人們。通過可比較的不同情境,它闡明行為的不同結果,然而每一代人都必須自己探索哪些事情是有可比性的。

——亨利·基辛格,1979年1月

這本書涵蓋了500多年的歐洲歷史,討論了歷史上的很多戰爭、幹涉、革命以及與之相關的爭論。我們了解了歷史上很多不同的政體、不同的民族性格以及不同的文化,我們從神聖羅馬帝國一直講到第三帝國,談論了各種專制王權、代議制政府,最後講到了歐盟。盡管時間、地點各有不同,但我們可以看到,在歐洲國家歷史上,地緣政治的主題總是不斷上演。我們現在關注的是一些模式和問題,它們指引我們未來的路途。

最根本的問題一直都是,歐洲能否統一為單一的力量,或者由某一個強大的力量所主導。歷史上,查理五世、路易十四等人曾試圖打造“世界帝國”,腓力二世認為統治整個世界都“不夠”,蘇萊曼大帝及其後繼者野心勃勃,拿破侖差點兒征服整個歐洲大陸,德意志帝國曾追求歐洲中心主義,希特勒妄想建立其“千秋”帝國,蘇聯渴望建立社會主義,以及今天北約和歐盟希望建立民主地緣政治體系。在以上所有的事件中,德國都是各種力量爭奪的中心地區,因為它位於歐洲心臟部位,戰略地位重要,並且它在近代早期表現出了巨大的經濟與軍事潛力,而且神聖羅馬帝國的頭銜賦予了它政治合法性。19世紀末,俾斯麥將這種潛在的能力激發起來,德國一直主導著歐洲政治,直到希特勒倒台。在後來的冷戰中,爭奪對德國的控制權,是蘇聯和西方兩大對立政治集團的首要目標。柏林墻倒塌,統一後的德國重新回到實力的巔峰,盡管這一過程比人們預期的要慢。如今,德國主導著歐盟。一次又一次,從《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到《維也納會議最後議定書》,再到西歐聯盟的建立,柏林墻倒塌後歐洲一體化達到新高潮,德國內部秩序和歐洲和平的聯系越發明顯。許多最重要的國際機制,如國際聯盟、聯合國、歐洲一體化計劃、《核不擴散條約》、北約(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建立的初衷,無非是想限制德國或者調動它的力量。

德國也是歐洲各種思想鬥爭的戰場。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南翼是抵抗伊斯蘭的最重要的前哨陣地,土耳其人曾兩次試圖入侵維也納。它也是天主教和新教交戰的戰場,這在三十年戰爭時達到高潮,並且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教派之爭依然存在於各國內部與各國之間。在19世紀的德國,保守的專制君主與自由派及立憲主義者之間有長期的激烈交鋒。德國是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在“一戰”之前,在各國的社會黨中,德國社會黨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德國人還創造了納粹主義。最後,民主力量與共產主義力量,也在德國爆發了最激烈的沖突。尤其是柏林,這個擁有重要象征意義的城市,曾經被一分為二,柏林的分裂標志著德國的分裂、歐洲的分裂乃至世界的分裂。冷戰在這裏開始,也在這裏終結。如今,歐洲是將發展成為一個更緊密的聯盟,還是將保持為一個邦聯,決定權在德國。

歐洲的均勢尤其是德國的未來,受到歐洲大陸以外的大國——美國的特別關注。北美曾經是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爭奪的地方,三國的爭搶鼓舞了殖民者尋求獨立的信念,並幫助他們實現了獨立。盡管美國曾周期性地試圖奉行孤立政策,但這個新共和國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洲國家的政治局勢。在西半球,歐洲與美國相互競爭影響力,而當歐洲國家試圖在美國側翼地區建立殖民堡壘的時候,它們給美國埋下了致命的隱患。華盛頓逐漸學會了與控制加拿大的英國和平相處,卻奮力抵制歐洲對拉丁美洲的滲透。美國反對英國在古巴推行奴隸制,反對拿破侖三世試圖在墨西哥建立附屬帝國,反對德意志帝國與墨西哥強化聯系,也反對蘇聯把古巴作為反對美國的橋頭堡。美國戰略家擔心,一旦其中一國在歐洲成為主導力量,那麽該國隨即會將其專制統治和思想觀念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美國人密切關注拿破侖戰爭、19世紀初專制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鬥爭以及德意志帝國與第三帝國的野心。“二戰”後,華盛頓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決定不讓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區落入敵人手中。美國是歐洲國家體系的產物,如今它對歐洲的影響力空前強大。

如果以一串預言和勸告作為本書的結尾,那就太嘩眾取寵了。所以,我以一串疑問作為本書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