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朝馬漢(第2/3頁)

羅大成微皺眉頭,心中有幾分不快。前方的少女,看上去美麗異常,仿若純潔天使一般,原來心裏也是鄙視奴隸士兵,將炮灰兵不當人看,寧可派他們前來沖鋒送死,以消耗宋軍的弓箭力量;也不肯派出精銳的騎兵,用他們沖鋒時的高速度來沖擊宋軍的陣營。

他知道自己沒有冤枉那個少女,看她在軍陣中所處的位置,背後樹立的帥旗,便可知她在軍中發號施令的地位;而在她的身邊,有無數傳令兵縱馬來回奔馳,接受她的命令,傳給各營部將,同時讓士兵揮舞旌旗,以旗號為令,指揮著各支部隊的協同作戰。

不過,若是讓羅大成自己來指揮作戰,所做的決斷恐怕和那個少女也相差無幾;要養一支騎兵,所花費的錢糧數目過於龐大,實在不能將精銳的騎兵放到戰場上,讓他們承受宋軍強大弓箭兵的箭雨襲擊。兩相比較,還是用奴隸兵沖鋒陷陣、消耗宋軍的弓箭,所用的成本更為低廉;只是他身為炮灰兵,對她這種惘顧人命的做法總是感覺難以接受而已。

在羅大成的身後,弓箭兵如期發出箭雨,籠罩向前方沖來的遼軍奴隸士兵。大批的遼兵中箭跌倒,發出陣陣慘叫,讓他們的隊列更形混亂。

沒有中箭的遼兵還在拼命地奔跑著,希望能夠盡快沖過宋軍的射程,直殺到他們面前,與宋兵真刀真槍地拼殺;只是他們大都是新送來的奴隸士兵,原來的那些老兵在上次的戰鬥中傷亡殆盡,此時被箭雨所襲,中箭跌倒的炮灰兵亦不在少數。

經歷了幾輪的箭雨漫射,當他們沖到宋軍陣營前時,人數已經不足原來的一半。在羅大成的身後,戰鼓也開始隆隆擂響,在守營將官的大聲喝令下,效死營的八千炮灰兵,也開始大步奔行,沖向前方殺來的遼軍。

這一次,從後方輸送來的炮灰兵比原來多了許多,讓效死營擴充近倍;雖然也大都是新兵,但一齊沖殺出去,聲勢也甚為駭人。

戰場之上,殺聲震天動地。羅大成混在士兵群中向前跑去,奔跑速度並不比別人快捷,只有遇到遼兵的時候,才會突然出刀,以出其意料的奇快速度,將戰刀砍進敵人的身體之中,用最小的力氣收獲敵人的生命,讓他們慘叫著跌倒在戰場之上。

這一次,他遇到的都是遼軍的新兵。也迷裏那夥人上次已經被他殘殺得一幹二凈,別的老兵也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寧可陷入宋兵的包圍之中,也不願意十幾個人去硬撼他一個。雖然不知道他是用什麽招術殺掉了遼軍炮灰兵中的前任老大,可是他一人屠盡大批強手總是事實,眾位遼軍老兵都是混跡炮灰營中的老油條,哪有不知趣的,看到他的冷厲目光還敢沖上來的,都是那些不認識他相貌的遼軍新丁,紛紛在要害處中刀,被他斬死當場。

張龍四人,緊緊跟隨在他的身邊,帶著自己的外圍小弟,大呼小叫地砍殺著沖上來的遼兵。遼軍中的老兵也都盡量躲開這四個煞星,很快這一支人馬,便在遼軍中殺出條條血路,將遼兵斬殺無數,無人可擋其鋒芒。

在後方,宋軍中的弓箭兵依然在漫射,射向敵軍炮灰兵的後隊,只是箭雨不如開始時那麽急驟。而其他的炮灰兵也受了羅大成這一支團隊的影響,士氣大振,縱聲呼嘯著沖向殘存的遼兵,以優勢兵力,紛紛將他們亂刀亂槍斬刺而死。

在幾方面的打擊下,遼軍炮灰兵的陣列幾近崩潰,逐漸陷入了各自為戰的苦境之中。人數也是越來越少,漸漸的,倒在地上的遼兵數量倒比還在戰鬥的遼兵數量多上了許多。

羅大成隨手一刀,將面前一個遼兵的頭蓋骨削飛到半空之中,心裏思量,要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敵軍屠盡,如果他們不鳴金收兵的話。

可是這一次,遼兵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鳴金,反而擂響了戰鼓,號角也嗚嗚地吹了起來。

隨著號令的發出,霎時間,上萬遼軍騎兵縱馬而出,狂聲呼嘯著,向著宋軍的陣營疾馳而來!

在他們的身後,大批的遼軍步兵也舉起刀槍,排成三角形陣列,大步奔行,跟隨著前方的騎兵大隊,沖向宋軍的陣列,幾乎是全軍出動,要強攻敵營了。

在他們的當中,那位美麗少女揮舞皮鞭,催馬疾馳,在無數騎兵的圍護下,率軍直沖宋營,竟是親身帶隊,攻擊敵軍。

在遼軍之中,由大將親率軍隊強行攻擊敵軍之事亦非少見,只是這樣嬌俏美麗的少女成為主將,率軍攻敵,卻是少有的很了。

此時的戰場上,數千效死營士兵已將遼軍炮灰兵殘部的防禦徹底擊潰,逼得他們向北敗走,倉皇逃竄而去。而在後方,宋軍戰鼓又在擂個不停,督戰隊將官也在大聲嘶吼,命令效死營戰士須得加速追擊,不得給予敵方喘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