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和親之爭(第2/2頁)

更何況有宋以來,尚未有過和親之事。宋國的士大夫一向以正統自居,對於別的民族都以蠻虜、夷狄視之。

在這樣的情況下,“和親辱國”之言,深入人心,被許多士大夫奉為金玉良言。

而贊同和親者卻大不以為然,言道華烈部雖然名義上剛接受了遼國的封賞,成為遼國的屬國,卻未曾與遼國休兵,依然占據西阻蔔大片區域,與遼國分庭抗禮,更以少勝多,一舉屠滅十余萬遼兵,聲勢之盛,天下無兩。他日定然大有發展,若能與這樣的強大部族結下牢固的同盟,兩相夾攻,遼國必滅!

為了消滅強大的遼國,百年來的頑固強敵,不過是向華烈部送去一個公主,又算得了什麽?而所謂大宋聲威受損,他日若消滅了遼國,大宋聲威定會如日中天,天下有誰能夠相抗?

但兩相比較,在這些官員中,反對和親的還是占了大多數,中原地區士大夫的優越感,以及對其他民族的歧視,都已十分深重。

雙方爭論不休,卻無人想起去征詢和親當事人,皇帝親妹衛國長公主的意見。在這冰冷殘酷的現實世界,國與國的關系之中,女子只不過是用來實現政治目的或是保全大國體面的工具,縱然她出身皇家也是一樣。

趙虎和速哥已經在汴京城羈留了許多天,卻對和親事宜並不十分熱情,也不發表什麽意見。反正羅大成給他們的命令之中,並沒有和親這一條,倒是趙虎一直想著,若能讓衛國長公主成為自己的嫂嫂,自己也算是皇親國戚,在大宋國內也可以橫著走,揚眉吐氣指日可待,只可惜自己的親人都已搬到草原上居住,是不能跟自己一起衣錦榮歸了。

這些天裏,他們率領著辛苦組建的智囊團,和宋國官吏進行艱苦的談判,雙方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討價還價得熱火朝天。

速哥做生意已經做得幾近癡迷,張口就要三十萬歲幣,其中包括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竟然與遼國每年來所收的數目相同,將宋國官吏嚇得目瞪口呆,又復惱怒,對這邊蠻小邦的大胃口頗感吃不消。

雖然以宋國的財力,這僅僅是九牛一毛,但是若給予西阻蔔國也如此多的歲幣,他日大遼別的屬國也來要歲幣,那該怎麽才好?

就歲幣的討論,進行了多日,最後終於達成妥協,華烈部不再要歲幣,但宋國應該允許華烈部的商隊在宋國境內暢通無阻,而且不收稅,以此商隊收入作為歲幣的抵償。

但商隊買賣的物品之中,關於鐵等戰略物資的買賣將受到嚴格控制,而戰馬的販賣卻不受控制,因為宋國缺馬,而華烈部卻是不可能從宋國買馬到草原上去的。

本來負責談判的官吏們還打算對每年商隊的數量與營業額進行限制,但在速哥與趙虎的堅決要求下,這一限制被取消,以此作為華烈部分毫歲幣不取的善意回報。

實際上,這也是趙禎和內閣諸相的示意所致。對他們來說,有此強助共攻遼國才是重點,而商隊小事,絲毫不影響到大宋的國體,就讓這些邊蠻野人賺些錢,在繁華中原買些稀有的貨物拿到蠻荒草原上去炫耀,卻也沒有什麽大不也的。

兩國遙相呼應,夾擊遼國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而遼國內亂更讓宋朝君臣興奮不已,恍惚間,似乎擊敗這百年強敵,奪回幽雲十六州的機會就在眼前。

但速哥與趙虎卻提出,華烈部下處於初創之時,部眾稀少,人才更缺,希望大宋能在這方面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