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回鶻女王(第2/2頁)

遼國對李浪嶼的待遇要好一些,在收到表奏之後,立即下旨封李浪嶼為西平王,接替李元昊的王位,並派人前往西域武威,希望能我到羅大成,勸他與黨項人保持和平,不要趕盡殺絕。

當使臣趕到西域時,羅大成已經率大軍兵臨興州城下,對於遼國使臣拒不接見,並向城中所有家族、百姓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他們膽敢不投降,就要引黃河之水灌城,將整個城池,化為一片汪洋!

興州位於黃河上遊,緊鄰黃河之側,這樣的恐嚇讓滿城百姓肝膽皆裂。雖然也有忠勇的黨項將領率家兵出戰,意圖趕走侵略軍,保衛黃河,卻在黃河邊被張龍所率的騎兵殺得大敗,斬首無數,盡都堆在興州城外,用以威嚇那些膽敢反抗的黨項人。

興州一帶各大黨項部族的首領不停地緊急會晤磋商,其中強力要求投降華烈部以保平安的,是都羅氏與索氏這兩大部族。

索力馬與都羅阿裏自投降華烈部之後,受到羅大成的重用,現在也正統兵城外,協助攻城,並派人送信給城中的族長,要他們一定要投降,切不可為李氏家族陪葬。

不僅如此,索氏與都羅氏的部族還在興州一帶努力籌集糧草,交予華烈部,以供大軍使用。若非有這些黨項存在,華烈部的騎兵想要弄到足夠的糧草都是一件麻煩事。

若是李元昊在城中,早已將索氏、都羅氏兩大部族斬盡殺絕,以免後患。而他的弟弟李浪嶼既無實力,也無決心如此做,何況各大部落都有自己的士兵,在李元昊大敗之後,他們的實力已經強過了李氏,現在公推李浪嶼為西平王不過是權宜之計,並不真的將他放在眼中。

各大部族拋開李氏的私密商議之中,最為強烈反對投降華烈部的,是野利家的年輕將領野利旺榮,現在已經掌握了城防軍,因此他的意見就顯得十分重要。

野利旺榮的親弟弟在甘州城中被回鶻反抗軍殺死,讓手足情深的野利旺榮大為悲痛,對回鶻人已經結下了不可解的深仇,連帶著對華烈部也有不滿,自然不肯投降,只想與城外敵兵拼殺到死,到泉下去陪伴自己的兄弟。

但野利家的主導權並不在他的手中,父親與叔伯們都很現實地看到了現在的困窘局勢,城外華烈部精銳騎兵足有二萬,而各州投降歸附的黨項軍也有二萬,這樣的兵力,已經趕出了興州城中的軍隊數量。

為了攻擊甘州,李元昊將興州的兵力也抽調了大半前去圍攻,在大敗之後,黨項軍的元氣已經大傷,再無法抵擋華烈部的兵鋒所向,而決黃河之水灌城的威脅,更讓各族首領恐懼非常,深知若真的如此做,城中百姓兵士被淹殺近半,防禦工事也將損壞,更加無法對抗城外的大軍了。

華烈部派來勸降的使者是扒克扒,和衛慕山喜一同秘密 潛入城內,與各大家族首領會晤,扒克扒窮盡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衛慕山喜拍胸脯以多年的老交情保證賢婿羅大成不會侵犯各家族的利益,黨項各大家族終於達成了共識,欲獻城與華烈都,以求全族平安。

根據探報與傳言,野利旺榮已經猜到了甘州之戰的真相。想想自己弟弟被殘害,斬殺他的那個回鶻女子卻要嫁與羅大成,從他那裏得到更大的好處,野利旺榮心有不甘,提出一定要將自己的妹妹嫁給羅大成,作為他的王妃,在這樣的聯姻之下,自己才肯命令城防軍投降,不與華烈部大軍對抗。

對於野利家的顧慮,各大家族的首領也心有同感。畢竟在這些年的戰鬥之中,回鶻人與黨項人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若是瑪雲娜嫁給羅大成,成為王妃,定然會對他有更大的影響,那時黨項人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