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破城秘法(第2/2頁)

實際上,以華夏軍那粗劣的炸藥武器,要想投過來轟倒城墻,都很艱難,更不用說轟平整座城市了。但人們的恐懼助長了謠言的傳播,隨著一張張嘴向城中每一個角落傳播過去。

戰戰兢兢爬上城墻觀望敵情的士兵們恐懼地發現,敵軍的營寨又增加了許多。而出現在各處城墻外耀武揚威的華夏軍也證實了敵軍增兵的消息,而這些士兵,大多是新來的異族步兵。

戰報也隨著這個消息傳來,河東宣撫使秦統重新糾集了大軍十七萬,其中包含大批新募集的義軍,向著汴梁進軍勤王,卻被北朝的國舅狄育率大批增援的步騎軍攔住,在野戰之中大破宋軍,秦統當場戰死!

十余萬大軍潰散逃走,還有許多宋兵被華夏軍俘獲,悲慘地成為了奴隸。

在此戰之後,山西一境都淪入華夏軍之手:而源源不斷趕來的黨項、回鶻聯軍也匯入狄青帳下,接受他的命令,將每一個縣城都牢牢控制住,逐一擊破前來支援的宋軍,將西北一帶的宋軍主力消耗殆盡。

在留下足夠的士兵守衛新占領的地區之後,狄青率領十萬援兵南渡黃河,陳兵汴梁城下,與原來的十萬騎兵駐紮在連營之內,將整個汴梁城,死死地圍困起來,不容任何一人通過連營。

這正是羅大成一直在等待的,若能以二十萬大軍威臨汴梁,用以壓迫趙禎同意和談,並答應華夏國提出的條件,攻城之戰的損失,也可以避免了。

趙虎在城中與趙禎討價還價,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形下,不得不將要價降低到只要沿海十州之地,此外再隔黃河而治,便可退兵北還。而大宋奉華夏為漢族正溯的條款,也改成了兩國共同發布公告,並稱為大漢正統,以兄弟之國相稱,此後友好和睦,再不相攻戰。

趙禎卻仍是咬牙不允,多年來被羅大成欺淩的怒火終究壓抑不住,何況要割取十州,連江南都要割去數城,將來又有何面目去見打下這番基業的太祖?

面對如此頑固的宋帝,趙虎無計可施,直到速哥也被派入城中勸說,並將軍費要價減半甚至減到原來的兩成,趙禎還是堅決不肯允準,並且熱切地盼望著勤王之師的來臨,哪怕城頭上每天都會有一個方向響起劇烈爆炸的轟鳴聲,將城中軍民嚇得魂不附體,趙禎卻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勇氣,堅決不肯答應敵虜的條件。

得到城中傳來的消息,羅大成也只能嘆息趙禎果然是少年氣盛,比後世他的懦弱子孫徽宗、欽宗強橫百倍。若是他能活到金兵攻城時,引領大軍守城,多半就不會有靖康之難了。

就像歷史上所記載的一樣,趙禎為了面子可以犧牲生命。李元昊在西域稱帝能氣得他大怒發兵,在兵敗後也要逼著李元昊去除帝號,重新稱臣,為此不惜拿出大筆金帛來賄賂李元昊,只求一個宗主國的名份。

自己稱帝之事,肯定他還記恨在心,堅決不願向自己低頭求和。

本來是不想多殺傷城中漢人,所以一意要求和談,可是自己的仁慈退讓,卻被趙禎當成了軟弱無能,這讓羅大成深感無奈。

他只想在和談中得到沿海之地的一些城市作為商業港口,以及擁有西征時和平的後方,現在都達不成目標,難道真的只能攻破城池,將所有官吏富商、妃嬪公主都擄掠北歸,重新上演一次汴京劫難嗎?

就在羅大成的無奈之中,大宋各地的勤王之師陸續趕來,漸次聚集了四十余萬之眾,向著汴京進發,最前鋒的隊伍,距離華夏軍的大營,已經不足百裏,艱難的選擇,又一次擺到了羅大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