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太平盛世(第2/2頁)

趙禎年紀小,願奉羅大成為長兄,自此盡心竭力輔佐兄長管理天下。

而兩國 軍民,此後都要相互和睦,有膽敢挑起爭端者,兩國共懲不貸!

這一條款,卻是大臣們替趙禎加上的,無人去問趙禎是否真的願意奉羅大成為兄。反正他現在已經是呆得像個木頭人一般,誰問都不回答,大臣們也再沒有耐心去等他恢復清醒了。

只是接下來的最後條款,讓趙禎微微清醒了些。這一條款卻是,為了保證兩國和睦,證明兩國親如手足的深厚感情,大宋皇帝自願將同母的親妹妹嫁到北朝,與華夏皇帝和親,自此親上加親,讓天下萬民都能感受到兩國皇帝之間濃濃的親情!

趙禎沒有被這些話惡心倒,卻是忍不住流下了兩行清淚。自己的妹妹,終究是為了大宋盡了最大的力量,現在這份和約,想必也是她的屈辱和犧牲換來的吧?

如此說來,自己能夠保全性命,其他妃嬪公主、重臣貴戚的內眷不受胡虜淩 辱,都是拜她所賜!

這是大宋第一次與別的國家和親。從前那些邊遠國家,都被大宋君臣視為蠻夷野人,深深地被蔑視。而華夏現在既然是大漢正統,將帝姬嫁與華夏皇帝,也是順理成章,無人再敢有異議了。

為了解除眼前的危難,宋朝大臣們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後,已經是爭論得精疲力竭,再沒有一絲力氣,只能呆呆地看著兩位貴使討要了兩千宋兵的指揮權,高高興興地出殿去了。

這兩千宋兵,被速哥帶著前往國庫,將裏面庫存的金銀都搬了出來,記明數目,一一都運送到內城大門外,交由範仲淹和韓琦等人清點查收。

內城裏面,速哥拿著蓋有玉璽的聖旨四處橫行,將每一個屋子都仔細搜刮一遍,裏面的財產都由隨行的宋官登記造冊,記到賠款數額之中,搬到外城,由華夏官吏統一管理,將來好分發給攻城的有功將士,讓他們也都發一筆橫財。

得利最大的,自然是華夏國的政府。汴梁城百萬人口,其中家產上百萬的富戶極多,從中抄出的財產都歸了華夏,只拿出其中一點零頭,就可以讓攻城將士們欣喜莫名,親人也能跟著他們過上富裕的幸福生活,自然不清楚他們實際得到的只是可憐的一點點。

自此華夏巨富,發展工商業初期的資本積累,由此而足。

速哥還是給宋帝留了面子,在內城中,只漏過了皇宮沒有去查抄,卻將每一個官員家裏搜得幹幹凈凈,不論貪官清官,從此都一貧如洗,兩袖清風,親人只能靠吃粥咽菜度日。

他放過了皇家,趙虎卻不肯放松,親自出城去帶了五百親信,重新入內城,直踏宮門,在後宮裏面大肆搜刮,盡心盡力地替衛國長公主置辦嫁妝,直到將皇宮地皮都刮薄了三尺,有心滿意足地出城,將所有嫁妝都交給羅大成,受到羅大成的嘉獎,命他主持操辦大婚儀式。

得到鼓勵的趙虎,心情一片大好,發誓要將這次婚禮辦得熱熱鬧鬧,一定不能讓新嫂嫂受了委屈。

新嫂嫂實有兩位,羅大成憐惜穆桂英上次未曾實際操辦,就被當作收房的婢女般送到自己臥室中來承受寵幸,太過委屈了她,因此決定讓她與衛國長公主一同嫁給自己,讓汴梁城中的官吏、將士和百姓都感受到她所等受的榮耀。

拿到了使用嫁妝的權力之後,趙虎幹勁十足,下令汴梁城中的百姓都要張燈結彩,歡慶皇帝陛下與穆妃、趙妃的大婚之禮。

也確實是歡慶,劫後余生的百姓都在含著熱淚,慶賀自己逃過此劫,而且還能保住家人性命。在簽訂了和約之後,兩國從此和平相處,百姓們夢想的太平盛世,終究還是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