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4章 小算計(第3/3頁)

周參將率領本部親衛出城入營,要在這裏點齊兵馬,安排糧草後勤,然後去往邳州平亂,知州童懷祖就追到了這裏來。

參將鎮守一方,往往都是二品三品的高格,以大明的規矩,身上往往還有世官官銜甚至勛貴爵位,即便在文貴武賤的情況下,地位也遠遠高於徐州知州,何況此時是求人救護,所以知州童懷祖一開始姿態就極低,入營見面後直接大禮拜下,懇切無比的流淚懇求說道:“求周大人救救徐州。”

“本將駐守徐州,家小也都在此處,怎麽會不管徐州的安危,可童知州知道,本將若無軍令,又怎麽敢擅動,軍令如山,還請童知州見諒。”參將周寶祿說得很誠懇,雖然文武殊途,可他的家人子弟在徐州也要地方上照顧,而且童知州平時對駐軍照應的也算周到,總不能不給面子。

一聽這話,童知州也沒什麽辦法,只得大禮再拜,哭著說道:“周將軍,邳州那邊雖亂,卻沒有聽到邳州上下有什麽損傷,可這十萬流民若是過境,那徐州立時殘破,恐怕處處白骨,寸草不生啊!”

童知州這個做派,連帶著一同進來的長隨和親信差人都一起跪下,都是磕頭哭求,看到這個樣子,參將周寶祿嘆了口氣,也沒什麽不耐煩的神情,卻上前把童知州扶了起來,同樣誠懇的說道:“童大人,迦河一開,徐州就不值錢了,邳州則成了大明的命脈,漕運一斷,京師都要震動,現在那邊漕船都被燒了,已經斷了三天,鳳陽那邊,南京那邊,都傳來了急令,若本將稍有耽擱,京師那邊再有什麽動靜,恐怕這腦袋就報不住嘍!”

周參將這番話,童知州怎麽會不明白,一時間也是呆愣在那裏,參將周寶祿又開口說道:“說句難聽的,徐州就算寸草不生,也要保漕運暢通無阻,不過,童大人不必擔心太多,流民土雞瓦狗,第一過不了黃河,最壞處想,他們就算過了黃河,也奈何不得徐州大城,到時候關門據守,幾天他們也就散了,本將已經在城內留了兩個把總,四百兵丁,加上差役和鄉勇,足夠守住這城池,若是那些流民不知好歹,到時本將平定邳州賊亂,回師城下,一舉蕩平了就是。”

說到最後,童知州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周參將帶隊出營,他這幾百騎,兩千步卒到邳州還要匯合兩支兵馬,邳州那邊糧草不少,後勤輜重上倒沒什麽拖累。

知道了參將的家眷子弟依舊在城中,周參將那番分析也很有道理,童知州心裏多少安定了點,可說到底周參將和主力兵馬還是離開,徐州城的防務等於是要靠知州衙門自己組織了,這讓每個人的情緒都很糟糕。

就這麽一路臉色難看的回到徐州城內,到了衙門,童知州也顧不得休息,直接派差人去請城內士紳前來,既然要用民壯,自然就要群策群力。

童懷祖坐在椅子上,額頭上全是汗水,邊上的長隨拼命打扇子,卻一點用沒有,正在這時候,卻聽到有門房在外通報說道:“老爺,楊舉人求見。”

所謂士紳泛指城內富貴人物,特別是有功名在身,和官面上有聯系的,這楊舉人自然也在其中。

去年這楊舉人還在徐州橫行,可被趙進踩了幾次,最大的靠山雲山寺又換了主人,他的氣焰就大不如前了,但這麽多年也積攢下來些家底,縮頭日子也還能維持。

因為從前受這楊舉人的氣不少,童知州對他很不待見,何況在這個時候,聽到這通報立刻不耐煩的說道:“讓他去前廳候著去,這點規矩都不懂,收門包收傻了嗎?”

外面那門房急忙的說道:“這楊舉人半個時辰之前就來了,說有要緊事求見老爺,說千萬要緊,還說一定要單獨拜見。”

“你拿了多少……”聽著門子說個沒完,童知州大怒,剛要咆哮卻按捺下來,楊舉人好歹有個舉人身份,也是有座師同年的,而且他算是徐州土著,募集鄉勇守城也要著落在他身上一份。

“以後再沒規矩亂收錢,打斷你的腿,讓他進來吧!”童知州揚聲說道。

誰都知道童知州很討厭這楊舉人楊忠平,門子身為最要緊的下人之一,當然知道這個,如果不是收了厚禮,肯定不會破例。

外面門子誠惶誠恐的答應了聲,一溜煙去了,沒過多久,穿著綢衫的楊舉人快步走進屋內,一進屋子先是作揖拜下,舉人見知州的禮數不必下跪,作揖深拜已經算是大禮。

“有什麽事?”童知州點點頭,沒好氣的問道。

“請大人屏退左右,學生有要事!”楊忠平鄭重其事。

屋子裏那有什麽“左右”,童懷祖對自家長隨擺擺手,長隨瞪了楊舉人一眼,出門帶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