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3章 八方來投(第2/2頁)

徐州各方勢力,大小地主士紳的子弟是另外一種,即便武風昌盛,富貴人家的孩子也都是願意享福,而不是去練武,但想要表明對趙進的態度,想要向趙字營表現自己的敬畏和服從,最好的法子就是質子,兄弟、兒子、侄子送到這邊來效力和當人質,對這一類,就算他的體能和技藝不達標準,趙字營也是要收的,而且趙字營這邊又不只是需要戰鬥的家丁。

第三種是年紀不大的孩童,比如說鄭全的兒女,比如說尤振榮的兒子,甚至連陳武和董吉科都送來了自家的幾個子弟,這些少年年紀不大,他們長輩和趙進的關系很親密,是同盟或者是夥伴,不需要人質,他們將孩童從來是有更長遠的打算,希望趙進能教導他們成才。

現在徐州各處有一點是公認的,趙進年紀不大,卻很懂得教人,他手下的家丁各個優秀,看著都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有規矩有幹勁,如果不是想要讀書取功名的,都想把孩子送過來。

大家都是現實的很,能去官家博個出身當然不會來團練,可想學文科舉取功名,徐州文風衰頹,想學武,徐州衛、徐州左衛就在鄰近,這些年大家也看明白了,如果你沒個千戶以上的出身,根本就不可能有出息,打生打死到最後能當個把總都算運氣,不說別的,趙進的二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算來算去,還就是趙進的趙字營是個正經地方,來了之後好歹有個盼頭,最起碼溫飽不愁。

第三種當然也不需要考驗什麽技能,趙進早就需要一批少年為自己做傳令兵,當成心腹去培養,至於女孩子,現在也有很多內務需要女孩來做,當然,送女孩來這邊的大多數都希望這些女孩能去伺候趙進,當正妻不敢指望,做妾就是萬幸,就算沒名分有個關系也是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第四種人,這些人甚至都沒有在各個營地,也沒有在這五面旗幟下,他們行蹤鬼祟,在八月初四之前就通過方方面面的關系和趙字營打起了交道。

這些人裏有身背重案的亡命之徒,有山東、河南和南直隸江北部分的逃兵,有大戶豪門家裏的逃奴,不甘寂寞的杆子中人,市井中的三教九流,甚至還有軍營和衙門裏的兵丁和差役,雖說有官府的餉銀可拿,但他們也想著更有出息,能有這樣想法的角色往往膽色過人,很值得招攬。

最有趣的是,孔家莊勢力下面的也有不少散兵遊勇過來投靠,他們自帶馬匹和裝備,勇氣未必有,經驗卻是不差,都是老油子,對趙進這邊仇恨沒有,反倒想著借趙字營的庇護過得滋潤些。

對這些人,趙字營並沒有拒之門外,這一類人自然不會有什麽擔保文書,但卻不是沒辦法查底細,江湖草莽之中,雖然表面上隱秘,可被外人知道的消息也非常多,找那些交遊廣闊的人問問就能知道,而且這些人沒有擔保文書,卻能找到些土豪窩主之類的出面做個保人,這個也值得相信。

對這類人,趙字營還是有個規矩,臭名昭著,做過傷天害理案子的不要,喪心病狂的不要,趙字營固然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但不要這些人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缺乏了遵從紀律和訓練的可能,喪失人性就沒有辦法控制了。

接待這些人的是趙進和劉勇,為了擠出時間來,趙進在這些天裏都是強撐著做事,疲憊到坐下就能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