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7章 鹽市上(第2/2頁)

銀票是嘉靖末年才出現,是由晉商琢磨出來的法子,在萬歷中才開始風行,但使用範圍並不大,北方就是山西和運河沿線的通衢大邑,加上江南富庶之地,以及長江沿線的重鎮,說白了就是運河和長江流域加上一個因為對草原貿易而富裕發達的山西。

福建和廣東使用票據也很廣泛,不過那是另外一個系統,那邊的本地巨商,海商和海盜,還有來自歐洲的各路殖民者,甚至東南亞開化豪酋以及南洋華商,他們都認印度婆羅門開具的票據,那個等同於現銀,信用已經建立起來了。

異地行商,帶著大量的金銀很不方便,更容易被歹人瞄上,招來禍端,這徐州鹽市建立,大量的鹽進來,另一邊大量銀錢過來買,怎麽把這大量的銀子帶回去帶過來,也是不方便不安全。

卻沒想到這邊有了票號,運河從徐州改道邳州的時候,銀票也剛剛在運河一線出現,然後徐州迅速凋敝,根本就沒有使用銀票和票號的可能。

沒想到在這何家莊的集市上居然有了票號,這就讓大家方便許多了。

“進爺,能不能帶著大夥過去看看。”王管家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這話也是說出了大家的念頭,大家都好奇的很。

趙進點點頭,邁步向那邊走去,鹽商和管事們對王管家更加客氣,讓他湊到前面去走,還有人小聲議論著:“怪不得趙字營這麽能打,這幾位爺的鎧甲到現在還沒脫。”

“我這個票號現在就一家店能互兌,就是隅頭鎮的孫家商行,三千兩上下的票子都可以隨時支現銀。”趙進笑著解釋說道。

孫家那邊漕糧換酒,還有采買糧食,批發燒酒,進出銀兩都不少,孫家商行和趙字營本為一體,彼此信任,直接就學了這銀票的法子,任一邊開出憑證來,另一處承兌。

“那也方便得很了,在孫家兌出銀子或者開出票子,隅頭鎮上也有別的票號!”大家笑著說道。

隅頭鎮正好在運河一線,又是繁華富庶的節點城鎮,銀票這種便捷方式自然是有的,兌換存銀,無非在孫家商行中轉一道,雖然多一層手續,可也比攜帶大批現銀方便多了。

一幹人舉步走過去,還能看到店門前有兩個買幹果零食的小販,店鋪裏的人比攤販們要富貴不少,自然需要這個,此外還有幾個賣土產的攤販,正在那邊熱情的招呼客人,雖說有涼棚專門的攤位,可也有人見縫插針。

在那票號對面的房頂上,背著街道那面,正有一個身影緩慢的向下爬,他背著個油布口袋,從形狀上看依稀是一張弓。

這弓手姓伍名彪,原來是在遼鎮當兵,因為李家壓榨的太狠,他在一起破邊私掠裏吞了筆錢財跑了,一路來到南直隸這邊,身上的錢財散了個幹凈,好在把式還在,就用這個來賣命賺錢。

街頭私鬥還是江湖血戰,誰這邊有一張弓在,那就占了大大的上風,伍彪到底是行伍出身,知道怎麽找位置,射的也是準,一次次下來,名頭也就打響了。

如今請這伍彪出手,沒有十兩銀子請不動,而且事後一根箭還要二兩,可大家都願意去請,因為請了他就有勝算,每一根箭一定有一條人命的。

現在伍彪姘了畫舫上從良的粉頭,在揚州城內找了個宅子,看著要過長久日子的樣子,要價也比從前高了不少。

不過這次的差事,伍彪光是定金就拿了三百兩,事後還有五百兩,看著銀子的數目,伍彪也知道要對付的不是善茬,更知道給銀子的也得罪不起。

想想自家相好懷了身子,要有個長久太平日子,伍彪應了這差事,他被安排在某個鹽商手下當隨從,來到之後就整日裏閑逛,找出了這個合適的地方。

何處動手是伍彪來決定,他選定這個票號對面,也是為了引趙進過來有個說辭,票號雖然是重地,可對面這個糧行守備卻很松懈,很容易混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