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歸德府縣書吏差役帶著禮物上門,這禮物就是這常銅錘。

“趙公子,這等兇惡罪徒不知深淺,在外面給我們歸德上下抹黑,歸德士紳都是一個意思,這等人請趙公子隨意處置!”說話的書辦義憤填膺。

處置的法子也很簡單,現在過來幫忙的各路好漢都聚在馬牧集這邊,直接把常銅錘宰了掛在杆子上,這就是最好的震懾。

趙進的能耐,趙字營的強大,這個很多人都是知道,可現在他們才明白到底強大到什麽程度,在歸德府不可一世的龍頭角色,沒有撐過十天,如果細算的話,其實在三天內就被打的煙消雲散。

盡管動手都是歸德府自己的人動手,可看過趙字營那隊伍的,都覺得若是這樣的隊伍出手,只怕用不了三天。

而且趙字營心狠手辣,說殺就殺,大家畢竟不是官府,做事都還有些謹慎,還都想著日後留一線好相見,卻沒想到趙字營動手這麽幹脆利索,這讓大家膽戰心驚,等官府的官吏差役來了,對這些事不聞不問,大家又更是明白,趙字營這麽做是有這麽做的底氣,他們根本不怕官府。

至於歸德府縣的書吏差役找上門來,是想請趙字營做一件事,那就是包攬賦稅。

歸德府境內一州七縣,自大明開國以來就沒有遭過什麽兵災大災,盡管靠著黃河,可這邊水勢還算正常,一直沒有大的泛濫決口,沒什麽兵災麻煩,算得上風調雨順多少年。

因為沒什麽民亂災荒,導致地面上的大戶實力越來越膨脹,不斷的兼並土地壯大自身。

一年年下來,偌大個歸德府,有七成以上的田地歸不到百余家的豪強和士紳所有,其余則是普通農戶。

這些豪強士紳隱瞞田產,拖延稅賦,衙門在他們身上根本占不到太多便宜,可普通百姓的田產又不是好地,又敲不出太多油水,盤剝的太狠,導致農戶破產,田地又被大戶人家吞了去,那更是惡性循環。

所以歸德各縣書吏差役都覺得這差事意思不大,辛辛苦苦,還沒有多少好處到手。

在徐州發生的事情他們自然也是聽到,想當初徐州的局面和歸德府差不多,甚至比歸德府還要麻煩,境內士紳豪強勇悍善鬥,連百姓們都是尚武兇猛,差役收稅就和官兵打仗一般,幾十上百的精壯漢子拿著兵器下鄉,或者搶或者談。

這樣一番局面,等被趙進包攬了皇糧稅賦之後,不僅大家省事,分潤到的錢糧也比從前多了,大家當然知道,趙進包攬稅賦,肯定要留足了自己的好處,可如今歸德府的局面是大家根本沒有好處,那些大戶根本不交或者只是交一點,與其顆粒無收,那就不如拿個定數。

而且都說這趙進有生發斂財的本事,除了在田地上做文章,還能琢磨出各種生財之道,憑空都能做出個鹽市來,要是能把這手段用在歸德,大家豈不是皆大歡喜。

大家都聽過趙進的名聲,知道這位爺雖然年輕,卻是個一諾千金的品性,盡管能生發聚斂,卻不把銀錢看得太重,知道和大家分潤,答應給的從沒有反悔過,這樣的人物,自然值得合作。

縣城、州城、府城裏是官府的天下,在城池之外則是豪強士紳們的地盤,想要做什麽都得通過他們來進行,讓趙進包攬糧賦,等於是讓趙進和歸德府上上下下打交道,做不成一切休提,若是做成了,等於整個歸德府就聽他趙進的指派。

書吏差役們都是精明人物,對這個道理當然想得通,可做事就是為了撈好處,沒好處到手,誰管聽誰指派,再說了,趙進再怎麽包攬,這歸德府也是姓朱,歸根到底,這包攬糧賦也是為了完成朝廷和上峰交派下來的任務,又不是為了造反。

“閉門造車果然不行,來到這歸德府境內,才知道什麽人可以拉攏,什麽人要打壓,那些大地主號稱忠良人家,他們自成一體,只是經營田地,當咱們趙字營不在,另外則是靠近徐州和鳳陽這一塊的,這裏聚不起太多田產,只能在別處找營生,這些人靠著鹽路、商路發財,所以對咱們處處奉承。”趙進對夥伴們這麽說道。

沒出徐州之前,趙進要拉攏壓服的對象是歸德府的豪強士紳,準備按照徐州那邊一樣辦理,等來到這邊才發現有所不同,歸德府的豪強,或者說各色勢力人物大體分為兩類。

一種就是所謂忠良士紳,經營田地莊園,他們靠著盤剝佃戶、吞並田產發家,目的就是取得越來越大的田地,然後家中子弟以讀書進學為主,求得是科舉功名,光宗耀祖,順便給家裏免除賦稅,吞並更多的田地。

另外一種則是所謂的豪傑之士,那些大地主能有這樣的局面往往都有十幾代的傳承經營,換句說話,除了這些大地主士紳的直系子弟,其他人都沒太有什麽機會,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文武上取功名,想要過得好些,只好在江湖上打滾,或者想法子撈些浮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