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8章 你做得很不錯

這次宴會之後,沒有給大夥恢復的時間,也沒有讓大家去趙進面前討好客氣,而是直接按照地域行業分門別類,說明趙字營今後的安排。

淮安府邳州、鳳陽府宿州和歸德府的永城、夏邑兩縣,正式不用繳納遼餉了,按照朝廷標準的稅賦浮收兩成,一成歸趙進,一成歸地方上負責征稅的人,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吏目差役和徐州團練。

按照大明這麽多年的規矩和慣例,朝廷定下的稅賦是十,地方上加上自己火耗攤派,實收的總數差不多要到十六十七,而遼餉則是一下子收到了四十甚至五十,民間自然不堪重負……趙字營定下的規矩,等於是讓地方上收十二,這麽一來,除去上繳的部分,地方上的好處被大幅削減,而且徐州團練還要加進去分潤,每個人能分到的更少,斷人財路是最結仇的勾當,各處的吏目差役,在此次馬沖昊北上的事情中表現都不差,最起碼也做到了中立,以趙字營一向不虧待別人的作風,這麽做實在讓人覺得奇怪。

更何況現如今其他各處征收遼餉,固然民不聊生,但經手的吏目差役各個肥的流油,這麽裏外一比較,肯定會讓人怨氣更重,早晚要出亂子。

可細究起來,大夥就會發現和所想的不同,因為在這幾個區域,沒有任何人可以免稅,不管你是身有功名,又或者家裏養著若幹丁壯,在趙字營的刀槍面前,這些什麽都不算。

偏生在收十二的這些地方,大部分田地都是被土豪鄉紳們壟斷,從前大部分的稅賦都是壓在那些沒有多少田產的百姓身上,在歸德府邊境,在邳州、在宿州,這幾處的土豪鄉紳們在這一次大部分都沒有看好趙進。

少數幾個忠心的在工商業上得到了豐厚的補償,其余的大部分只能在刀槍威逼面前屈服,連錦衣衛湊起來的幾千精銳騎兵都未戰潰散,別的更不值一提。

此消彼長之下,各地收到的稅賦總額,比起從前每年收上來的,反倒是大幅度的增加了,大家能分潤的也是多了很多很多,百姓們繳納的比從前少了很多。

至於地方上的知縣知州們沒有收上當年的遼餉,怎麽應付上司的追責,那是他們的事情,頂得住,能在這十裏分一杯羹,頂不住的,丟官去職那也是他們自己的事,地方上抗命不交遼餉,又不是全部不交,這也算不得謀反,也犯不上請官軍下來平亂,話說回來,真到了那一步,反倒是要擔個激起民變的罪責。

不過,以趙字營所了解到的,這幾處地方官能做文章的數目最多也就是六七的樣子,差役和吏目們實在是太貪了,對此,趙字營只是默許,目前他們要求的是,最多收到十二,趙字營要在裏面分潤一成,其余的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再說了,清洗要循序漸進,總不好一次把所有人都逼到絕路上去。

遼餉已經把這幾處的百姓農戶逼得奄奄一息,連中小地主都覺得快喘不過氣,趙字營的法子一出,到處都是感恩戴德,不過趙字營也不是白做善事,這幾處都要進行普查,吏目、差役和團練們去收取賦稅的時候都會提前說得明白,之所以少收,是因為地方不靖,進爺隨時要辦團練,到時候抽調到誰家別不答應,誰不答應立刻征遼餉,答應了的,則是全家免征。

在這樣的局面下,除了地方官和身邊親信之外,其他人都覺得這法子還不錯,各自好處不缺,地方官這邊,要麽就是苦熬,這樣的收法,雖然被上司追逼,在轄地內毫無官威可言,但多少也有點好處,還有一等受不了這個氣,直接辭官,最會做的則是利用這個局面,讓自己高升一步。

比如說已經調任商丘縣令的孫傳庭,他也是拒收遼餉,認為是殘害百姓,這舉動非但沒有被上司訓斥,還不知怎麽傳到了京師,被士林交口稱贊,認為此時正是革新氣象的時候,這樣的年輕俊彥理應得到重用,所以孫傳庭在河南歸德府永城縣和商丘縣都沒有做太久,直接就調任京師吏部,成為清貴一員。

至於在徐州和清江浦營業的商人們,早就已經議定了增加的數目,比往年少賺了兩成上下,換來的是能夠活命,或許遠期還有種種生意機會。

這次風波之後,趙字營差不多控制了近一百萬的人口,每年幾十萬銀子的進項,還有大筆的實物出產。

說起來駭人聽聞,實際上也沒太多稀奇的,這位也沒有扯旗造反,不過是生財有道,聚斂有術而已,你說匪夷所思?當年徐階致仕還鄉之後,在松江府和周圍占地數萬頃,又大肆經營工商之業,未曾向國家繳納過一文錢一粒米,因為盤剝本鄉太狠,死後甚至不敢葬在本地,害怕被鄉親鞭屍,這位控制的人口似乎也不下百萬了,幾十萬兩銀子也不在話下,至於什麽松江知府之流,又何嘗在他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