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3章 徐州的農閑(第2/2頁)

有人頗為尖刻的說,這是趙進自己也有了兒女,所以發了所剩不多的善心,如果再去買賣人口,天上真要降下一道雷劈死他了,不過,趙進連這一點都沒有顧及到的,對他來講,孩童是一張白紙,可以培養出對自己忠心,掌握自己傳授技能的下屬。

最後一點,這些勞動也是為了消耗各個庫房裏快要發黴的糧食,漕糧換酒,莊園耕種,讓趙字營積攢了大量的糧食,雖說徐州很適合存儲糧食,可畢竟不能太久,與其讓糧食發黴,不如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不過再刻薄的人也要承認趙字營在冬季這個工程的效率,徐州一州四縣的官府也不是沒有組織過類似的活動,但都是虎頭蛇尾,無疾而終,甚至變成了官吏勾結撈取好處,敲詐百姓的一種手段,可趙字營組織的勞作,效率和成果都是官府組織的幾倍甚至十倍,眼看著無數河泥運到附近的莊園裏肥田,一條條溝渠挖成,黃河邊上的土壩渡口愈發完善,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徐州內外很多人,甚至從未想過能做到這些,這讓他們對趙進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除了對民力更有效率的調配,很多人沒注意到大量鐵器工具的投入使用,沒有趁手的工具,挖土挖泥可不那麽容易,而且還有大量的牲口大車被投入到這些勞動中,這更進一步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修建溝渠不僅僅是挖溝就好,還要知道如何分水放閘,不然溝渠很容易被廢掉,也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為了做到最好,趙字營特意在清江浦請來了水利匠人,這些人也是漕運系統內的,專為修繕運河,說起來也是悲哀,如今的大明除了在漕運上還有懂得水利相關的工匠之外,其余各處的灌溉溝渠等等,都只是靠著經驗相傳了,已經變得無比粗糙,處處看天吃飯。

連趙字營駐紮在徐州的家丁和團練們也都參加了冬日的勞作,這直接被當成了訓練的一種,只不過他們不是全日參加,而是各隊各連輪換,雖然趙字營家丁和團練幹活的時間不長,卻讓其他的莊戶和流民們勁頭不低,連進爺手底下拿刀騎馬的都參加了,大家幹這個活計還有什麽不甘心的。

趙進他們一行人跑到了黃河邊的土壩上,看著下面忙碌的人群,幹活的百姓們敬畏的仰視趙進這一隊,知道他們是這個徐州的主人,卻沒想到趙進和身邊的人,同樣用復雜的眼光看著下面忙碌的人群。

“大哥,小弟看著下面的人,只覺得豪情滿胸,能將民力用到這個地步,咱們趙字營有什麽事做不成?”王兆靖拿著馬鞭指點說道。

不光是王兆靖這麽想,在土壩上俯視這一切的每個人都這麽想,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秩序有隊形的勞作忙碌,看著黃河邊的各項工程逐漸完備,各個心中都有豪情壯志。

在正月初七這天,徐家送來了第一批的十五支鳥銃,鳥銃最先送到趙進這邊,彎曲的握柄,細長的銃管,鳥嘴鉗,扳機,藥池之類的部件都很完整,引線和火藥甚至鉛子也都置辦完全,徐家畢竟用這個鳥銃很久了。

趙字營裏裏外外的人都知道趙進的習慣,或者說都聽過這個事跡,進爺年紀不大,卻沉穩的很,僅有的幾次失態卻都是和這火器相關,今天一下子送來了十五支,趙進早早來到了學丁隊的營地,大家也不覺得有什麽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