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奇觀和武人百態

裏裏外外仔細看過之後,你就會發現這比武場實際上是一圈二層磚石構造的樓宇圍起來的,在外面只能看到這樓宇的外墻,而在裏面樓宇的屋頂是個斜坡,斜坡上有座位和過道,還有竹木結構的涼棚暖棚遮風擋雪,被這些“樓宇”環繞中的場地是用灰土沙石平整過的平地,比武的地方就在這邊。

比武場外面看著是一個圓形的宅院,內部則是個圓柱體,比武場被“樓宇”朝內的墻壁環繞,最靠近場地座位距離地面有七尺左右的高度,若說外面看起來像是木盆,這內部看著則像是個杯盞。

座位有很多種,大多只是塊石板,如果你想要過來坐,比武場會提供竹木座位和棉墊等等,到時候放在位置上,這是最普通的,還有那種半封閉的包間,真正的大富人家甚至帶著內眷仆役過來,可以在那個包間裏,不光和周圍分隔開,裏面伺候享用都是一應俱全的。

另外最顯眼的是比武場內北邊坐席有一處前凸到場地中的石台,石台上的座位和周圍明顯和場內其他坐席的規制不同,這個沒什麽難猜的,一看就知道是貴賓和主家所坐的位置,很多人心裏想到私下裏議論卻不能明說,面南背北,在這片地方也就是趙進有資格坐了。

坐席下面就是一個個不大的房間,在第二層尤其如此,第一層的房間相對大些,參加比武的武人,甚至來觀看比武的賓客,在閑暇時或者入場之前,都可以在這些房間內休息議事甚至做任何想做的勾當,不少清江浦商人們參觀之後,已經敏銳的意識到,用這些房間做酒樓飯莊茶館甚至提供女樂倡優,生意都會很不錯。

也有人傳說,這比武場還有地下一層甚至兩層,但外人沒辦法去參觀,也就僅僅是猜測,事實上比這個玄奇的猜測還有更多,大家看到這樣一個環形的建築,漫步在內部大大小小的房間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遐想。

盡管趙字營已經在清江浦展示過很多次實力,可這比武場的修建還是震驚了許多人,原本以為要幾年甚至十年的工程,居然在幾個月內完工,而且還是這樣出色完備的建築,這比武場本身就已經代表著趙字營的不可思議,讓人震驚於他們的實力和財富。

真正對土木建築懂行的人能看明白些東西,比如說這比武場所用的磚石,其中最重要的石料來自於清江浦本地的積儲,當年徐州和清江浦這邊修河壩水利,需要大量的麻石條石,當時漕船自南向北運貨,夾帶南貨去北邊怎麽都有的賺,可從京師一路南下運回來,卻沒有那麽多值得運送的貨物,而且也不是每艘船都有夾帶和做生意的機會,所以向北運竹料,向南運麻石,就成了漕船的固定壓艙貨物。

運河水利年年需要整修,對石料的需求年年都有,不過越到後來,越是懈怠,就在這不斷變慢的過程中,條石和麻石的石料在清江浦越積越多,本地人修房蓋屋根本用不了,這東西價格低廉就那麽被丟擲一邊。

可趙字營這比武場的修建就是變廢為寶了,付晨將清江浦積存的石料全部加以利用,用來鋪設地基,搭建外墻,甚至用在比武場看台和房屋的結構之中,這是一重就地取材的方便,另外一重方便就是這運河水利。

建設這比武場需要大量的紅磚青磚,而清江浦附近根本沒有合適燒磚的地方,這個也簡單,直接在附近州縣建設磚窯,然後用漕船一船船的運送過來,如果沒有這水利僅僅靠著車馬的話,那耗費當真是驚人,效率也會無比低下。

運河漕船運來的不光是紅磚,還有自海上來的大木,這些來自遼東的木料在蛤蜊港附近進入運河,逆流而上到達比武場附近,逆流而上雖然麻煩,可比起陸地運輸來實在是方便太多,更有傳言說,在這比武場的建設中用了不少徐州鐵場煉出來的熟鐵,盡管這一年來,熟鐵的價格一直在不為人注意的微微下跌,可能用熟鐵做建築材料,這徐州實在是豪奢。

除了材料上的便利,人力上的充裕更讓無數人震驚,這麽大的工程所用人工肯定要幾千幾萬,清江浦和周邊都算是富裕地方,百姓各有生計,哪有那麽多的人力,可這比武場始建,就有一船船的青壯男女來到,在工地周圍居住勞作,一船船的糧食和物資運送而來,維持他們的生計,這等於是在一月左右的時間內新建一座市鎮,這等動員和組織代表著什麽,實在讓人深思。當時甚至有傳言,說趙進要在清江浦邊上新建一座城池,這比武場不過是個幌子。

材料足夠,人力足夠,而且還是用軍法約束,沒有人敢怠工偷懶,建設的效率自然也是極高,當基礎打好,開始壘砌磚石的時候,簡直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模樣,在那個時候,這邊周圍每天都有大量的閑人圍觀,如此的建設速度實在太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