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家事天下事(第2/2頁)

“夠吃,自己種的還有儲存,然後在各處買糧,爹,說出來你都不信,咱們和朝廷還在大打,那些糧商自己找上門來低價發賣,當時兒子這邊還以為是設局。”趙進笑著回答說道。

這個情況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當清江浦比武場殺局失敗,趙進率隊南下北上,當第一場勝利的消息傳到清江浦之後,沒有被清算抄家的糧商就找上來了,提出的條件很簡單,比市價低兩成,但必須要在一定期限內將現銀支付完畢。

徐州兵馬正在和朝廷官軍大打出手,按說這些世受皇恩的糧商們應該對趙字營堅壁清野,哪怕一把火把糧倉燒了,也不該上門售賣,還是低價售賣,更讓雲山行那邊瞠目結舌的是,戶部清江浦分司和漕運倉庫大使這些官員最為主動,他們也和殺局毫無幹礙。

本以為其中有詐,可趙字營這邊怎麽也想不透關節,最後讓淮安北區貿易主管耿滿倉來這邊辦理,他對糧食貿易最為精通,耿滿倉吃了兩次酒宴之後就知道了真相,原因很簡單,要開打,漕運斷絕,這時候江南的新糧運來,漕運各處積存的陳糧沒辦法處理,如果就這麽儲存,糧屯糧倉不夠,必然會腐爛浪費,不能變成現銀,還不如趁早賣給趙字營換錢。

而且大家想得都很深遠,徐州強悍,朝廷勢大,從長遠看朝廷是會贏的,徐州一垮,誰還會出這麽多現銀買糧,到時候糧食交易只能恢復從前的模樣,緩慢出貨,以貨易貨,還不如趁著能賣的時候賣出去,與之對應的,則是松江布訂貨量的大增和徐州布的壓價滯銷,大家都覺得大戰一起,徐州生產不出那麽多布,到時候還是要買松江布。

冬春之際開戰,趙字營上下都怕耽誤春耕,進而耽誤整年的糧食供應,無農不穩,有糧不慌,這可是趙字營的根本所在,正發愁的時候有人送糧食過來,那真是喜出望外,不說在各項生意上賺到的,在抄沒清江浦和揚州富豪們的家產上得到的財貨銀錢都是足夠,直接就是花了出去。

這個正月,趙字營的家丁團練們在戰鬥,而莊戶勞力們也沒有閑著,在第三旅控制的區域內修建糧屯糧倉,然後動用余家和李家的船隊,一船船的糧食自清江浦運到海州,在海州港口附近的糧倉內儲存,多多益善,糧食越多,趙字營的局面就越穩。

熱火朝天的忙碌,在這忙碌中,貿易和農墾的人也感覺不太對,難道這幫找上門的糧商就是盯著那些被抄沒的豪商家產嗎?直接就是用糧食把這個換走?然後,趙字營能動用海船船隊運送糧食,為什麽這些漕運官員和糧商們不願意幹,要說大明忌諱海運,天津衛到登州府,登州府到遼東的軍糧軍資補給,還有松江沙船船隊運到天津衛的商貨貿易,所謂北洋航線,這幾條航線都已經幾十年歷史了,斷絕漕運,同樣走海路將漕糧運到北方。

不過沒有人這麽做,朝堂安危與否,京城是不是缺糧,都和在清江浦的諸位沒有任何關系,什麽忠心,什麽國家大義,在這個當口,都比不上發財重要。

“爹,說出來你都不信,海州和揚州那些鹽務上的官員已經找到咱們,說要把去年的結余和今年的鹽利全都吞下來,然後三七分賬,咱們拿七……”說到這裏,趙進也有些興高采烈,不過隨即自己停住,因為發現父親趙振堂靠在那邊睡著了。

趙進輕手輕腳的把趙振堂安放好,然後出了屋子,母親何翠花跟了出來,在院子裏低聲說道:“你爹私下裏常說,你現在忙的是大事,不要管我們怎麽樣,你把這個大事做好了,列祖列宗都看著高興,家裏不用常回,伺候的人這麽多……”

“娘,還沒到那個時候,別說這麽不吉利的話。”趙進明白母親話裏隱藏的意思,直接就是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