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營正們(第2/2頁)

心中感慨片刻,葛田豐又是看向前列,在營正和營副的隊列裏也有他熟悉的面孔,馬同濟就是新任駐紮東平州軍兵營營副,而黎黃河則是莒州軍兵營營副,這是他們三級班裏的兩個例外。

外人說起來,都講這素來公平的徐州人馬也講裙帶,大明是非世官不為將,你徐州人馬也要靠著老子才能做官,可真正知道這馬同濟和黎黃河被超拔原因的人,都是心服口服。

幾路大軍會剿徐州,內衛需要幾個少年面孔的人出面,和各路眼線一起去山東那邊打探消息,雖說大家對趙字營的戰力極有自信,覺得出征立功的機會很大,可這作為眼線先期打探卻是兇險異常,趙家軍的強悍在於列陣而戰,而不是個人武力如何強悍,在這樣風聲鶴唳,處處皆敵的時候,潛入官軍控制的地盤,偵查敵情,死傷的可能都極大。

葛田豐還記得當時教頭們說了這個差事,班裏那些平民出身的子弟有幾個私下在議論的,說是咱們無依無靠的,搞不好就要被挑上了,恐怕沒辦法給家裏人好日子過,聽到這個,葛田豐聲色不動,卻是很擔心自己,他們好歹還有父母,自家才真是無根無基,孤兒一個,想想在流民軍中的經歷,葛田豐覺得自己肯定跑不了了。

沒曾想內衛來人讓大家自願報名,開始先是沉默,結果馬同濟和黎家兄弟兩個先站了起來,然後陳家、石家和吉家的人也都是跟著站起,那些有出身的子弟們反倒是爭先恐後,葛田豐被這個場面弄得熱血沖頭,也是站起報名。

估計內衛相關也沒想到這麽多人,當時沒有做決定,而是先記下名字,第二天再來,第二天來的時候,帶走了馬同濟和黎黃河兩個,這個選擇讓班內又是議論不少,在一開始擔心害怕的那幾位都在後悔,搞不好這次是立功的好機會,自家卻錯過了。

後來葛田豐才知道,原來巡丁團正馬沖昊和黎大津早就和武館的人打了招呼,如果有什麽出生入死的差事,孩子自己願意去那就不要攔著,現在還沒到享受富貴的時候,功勞地位要靠他們自己去拼。

然後葛田豐還知道,這次去還真是九死一生,他們扮作逃難的富家和行商,遠遠的跟著山東和官軍大隊,結果卻被出來打糧的官軍小隊盯上,官兵這也算歪打正著了,本來是洗掠快活,卻殺了徐州的探子,馬同濟和黎黃河的槍棒以及反應在這個時候救了命,官兵也懶得和半大孩子計較,一個逃進地窖,一個跳進深溝裏,這才逃得性命。

他們出來的時候,所在的村子已經被洗了,村民十不存一,只留下些警醒的青壯逃得性命,馬同濟和黎黃河靠著槍棒功夫壓服了這些青壯,然後兩個人輪流出去報信,讓其他跟隨大軍的內衛探子逃得性命,甚至將這個村子變成了個中繼兵站,那些青壯也被他們驅使著擔任放風值哨的任務,大體還能維持。

再之後,從曲阜那邊過來的吉香所部騎兵和這裏搭上了線,在這裏竭盡所能的屯了些糧草,留下幾十名精幹家丁守衛,吉香率領部眾突擊官軍側翼,就是在這邊進行了最後的休整,不然這麽不管不顧的長途奔襲,人馬體力精力耗盡,殺敵的效率未免會差太多。

當短暫休整,所有糧草都補充給牲口之後,馬同濟和黎黃河跟著吉香所部一起行動,吉香在這個時候什麽都顧不得了,他可不管要照顧同僚子弟,這時候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勝利的可能,何況這兩個半大小子還帶上了十幾個為報仇紅了眼的人,這力量當真不少。

馬同濟和黎黃河激戰半日,浴血帶傷,但凱旋而歸,他們保全內衛隊伍,接應吉香所部,又上陣殺敵,還帶回了十個忠心耿耿的部下,的確是表現出色,功勛累累,這樣的年輕人自然要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