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臨清大閱(第2/2頁)

魯大和李和不在隊列中,魯大舉著大旗跟在趙進身後,而李和則是作為閱兵時的護衛首領親隨趙進左右,留守臨清的兩個團同樣有大功,這樣的安排就是對他們的褒獎和看重。

騎在馬上的趙進由二十名披甲騎兵護衛,這些騎兵和掌旗官身上穿著的甲胄都是嶄新,馬具上的每一個金屬飾件都是閃亮,看著威風凜凜,不過,真正引人注目的是趙進身上的鎧甲,暗金色的徐州重甲。

這鎧甲沒有跟隨大軍北伐,實際上大軍凱旋回轉過了滄州的時候,這套專門制作的鎧甲才送到臨清,本來是要用純金打造,或者在表面鍍金,貼金箔的法子也想過,但這幾個方案都被否掉,純金太軟太重,根本不適合打造鎧甲,而鍍金和貼金箔則顯得太假,實際上真正明晃晃的金色並不適合鎧甲配色,這樣的亮金色只能顯出富貴來,卻沒辦法凸顯威嚴。

所以這鎧甲是用上好的黃銅打造,又按照湯若望他們的建議,將顏色做暗,這樣出來的鎧甲,肅重威武,正適合趙進,這套鎧甲自然和上陣廝殺的鎧甲有很多不同,肩甲護腕上都有獸紋和吞口,巧匠浮雕紋飾看起來煞氣逼人,而整套鎧甲上龍紋和虎紋才是要點,為了造這個,特意在揚州請來了珠寶匠人,將銀絲鑲嵌在甲胄上,日照之下,繁復的龍虎紋路反射銀光,好像龍虎俯身活起來一般。

鎧甲彰顯威嚴,但更有別的意味,徐州和趙家軍一直是潛心發展,低調經營,始終維持著一種讓大家很不理解的默契,而這次用上龍紋,則是有所改變,其實更多的是對內部眾人確認,讓大家不要亂猜。

趙進的坐騎是精選的純色黑馬,在趙家軍的馬匹中挑出來最神駿最健壯的一匹,盡管大明傳統以金色銀色紫色為貴重,趙家軍則是在推崇更為嚴肅的黑色和紅色,趙進本就身材高大,穿著這麽一身精工打造的鎧甲,騎著純黑健馬,當真顯得神武非常。

三十六面牛皮大鼓齊聲敲響,急促連響之後,變成了單調間隔的節奏,齊響一聲,安靜短暫,然後又是齊響,在這樣的節奏下,氣氛變得莊嚴肅穆起來。

就在這單調的鼓聲節奏中,身披赤紅大氅的趙進在護衛們簇擁下,騎馬出現在隊列之前,北伐大軍的各旅團隊都在同時肅立,瞬時動作,轟然一聲,地面都好像跟著震顫。

每一名連正、隊正都在用眼角余光掃視自己的隊列,生怕這刀削斧鑿一般的方整隊伍有什麽歪斜,每一名士兵都在挺胸擡頭,將站姿做到最標準,唯恐自己精神不夠飽滿。

閱兵是大禮,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閱兵都是步驟繁復,華美莊重,按照王兆靖的想法,趙進的這次閱兵不光是對內還要對外,也要做出正規的典章制度來,顯得趙家軍並不是起於草莽的賊寇,不過趙進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給將官士兵們榮耀,向山東地方上展示自己的武力。

趙進的坐騎很是馴熟,緩緩向前,趙進第一個檢閱的是第一旅第一團,旅正陳昇站在第一團方陣第一排右首位置,全副披掛,莊肅異常。

看到趙進經過面前,陳昇左手持刀,右臂橫在胸前行軍禮,他這個動作就是個信號,整個旅團都跟著照做,又是轟然響動,趙進笑著看向陳昇,兄弟們自小一起長大,陳昇立刻明白趙進的想法,他想要喊自己一起,或許還要喊每個兄弟一起。

陳昇臉上沒有笑,他看著趙進點了點頭,然後用更端正的身姿站直,右拳重重敲擊胸膛,大聲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場面變得安靜,但這安靜只是鼓聲的間隙,又是齊聲擂響,然後自陳昇那邊開始,有參差不齊的“萬歲”聲音響起,有的聲音蘊含著激動,有的聲音很遲疑,有的聲音則是戰戰兢兢,甚至還有人沒有喊,但喊的人越來越多,喊的聲音越來越整齊,到最後變成了齊聲的呼喊“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