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少流血(第2/2頁)

孫傳庭這個表態說明,大明的核心力量已經準備投降了,或者要尋求一個體面的解決方式,但北直隸和山東近在咫尺,卻讓從山西來的孫傳庭談,這裏面也頗為微妙。

或許孫傳庭掌握的大同新軍是大明各個軍事力量中最強的,最近又有對草原俺答的勝利,在趙進面前腰板硬一些,不至於奴顏婢膝,當然,他們也沒想到,正因為孫傳庭用徐州新法變強,才比其他人更知道徐州的強大和可怕。

“那皇帝知道嗎?”趙進追問了句,已經有人給趙進提過建議,說大事將定,要正名分,在各種場合不能直接說“皇帝”,而要說“明國皇帝”,顯現出區別來,其他人對這個都很注意,趙進卻不怎麽理睬。

聽趙進問到這個,孫傳庭表情顯現出幾分尷尬,咳嗽了聲說道:“既然大家商定,陛下也難違民意。”

的確,下面決定之後,崇禎皇帝即便反對又能如何?放在天啟年間,天啟皇帝還能通過魏忠賢把握住朝廷的實權,通過廠衛和閹黨來操控天下,無人敢於不從,而崇禎皇帝則做不到,罷黜閹黨,疏遠錦衣衛之後,崇禎皇帝已經沒什麽自己的力量可用,看似眾正盈朝,實際上是事事不能自決。

趙進點了點頭,直截了當的說道:“既然如此,你們想要什麽?”

孫傳庭搖頭苦笑,感慨說道:“趙公說話還是這麽直接,在下等商議之後,發現能對趙公你提的條件也不多,沒有一戰的本錢,哪有什麽討價還價的余地。”

此時軍帳中的氣氛還真是不錯,孫傳庭這邊對局勢把握的很清楚,知道孰強孰弱,話也說得很明白,那麽就很好談了,吉香和石滿強臉上有幾分志得意滿,趙進神情則是淡定從容,在這裏開口說道:“孫兄請講,你們說你們的,答應不答應在我!”

孫傳庭言談舉止自居弱勢,不管真心假意,這麽下去,對方被奉承的飄飄然,就可以為己方多爭取些利益和好處,趙進直接開口點了下。

“……若是順應天命,無論他從前針對趙公和徐州做過什麽,那都是公務,而沒有私怨,請趙公饒過他們性命,保全他們家小和家產……”

“這個可以答應,若今後不按照我的規矩做事,或者有什麽牢騷異動,那就這承諾就不再有效。”

“……當今陛下全家,還有普天下的皇族一系,若能安分守己的話,還請趙公保全他們的性命家產……”

“他們的家產怎麽算,府邸之中所藏的金銀算不算?別業中所積儲的金銀算不算,那跨州連府的田產算不算,這些人能安分守己,在當地沒什麽民憤的,我盡量不會動他們的浮財,讓他們全家維持個溫飽體面的生活,至於那些靠著祖宗霸占來的產業和田地必須要交出來。”

大明的藩王和郡王們在天下各處霸占了太多的產業和田地,士紳土豪們都要退讓閃避,因為皇族的盤剝擠壓,士紳豪強就要更殘酷的壓榨百姓,形成了種種惡性循環,不過王朝更叠,前朝親貴也沒可能保持特權和富貴,趙進這樣的處置已經是給他們生路了。

所以這邊說完之後,孫傳庭只是感慨著回答一句:“趙公慈悲開恩。”

軍帳中眾人神態各異,只有趙進面無表情,那邊孫傳庭沉吟片刻,開口又問道:“不知進爺對大明官軍如何處置?”

“遣散,編組,屯田。”趙進回答的很簡單。

孫傳庭嘆了口氣,緩聲說道:“趙公這個安排好,不能打仗的就該去種田。”

“在下知道趙公瞧不上大明官軍,也不怪趙公如此想,下面的兵卒常年被克扣糧餉,又沒有人約束軍紀,他們打仗時如鼠兔豬羊,駐軍時候則為虎狼,對天下有百害無一利,遣散了也好,不過大明官軍中也有精銳,各級將佐所屬的親衛親兵都是能戰之士,依在下所見,趙公兵馬雖然精悍無雙,但騎兵未免遜色,正兵之外做不到各個精良,這些親兵親衛和他們的將主對趙公有大用,不知道趙公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