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先是一場大雪

誰能想到會是這般局面,趙家軍從上到下覺得稀松平常,本就該做到的種種事情,看在遼東本地人眼裏,那就是不可思議,每一天的耗費都是金山銀海,可以說銀錢物資流水一般的填埋進去,居然還能這麽從容的消耗。

那徐州到底富庶成什麽程度,盡管在封海之前已經看到了無數大船川流不息,堆積的物資如山如海,可只有真正消耗起來,才知道這代表著怎樣的財富。

而建州女真那邊只是在外面觀察,根本摸不清內部到底如何,只是在那裏揣測,覺得趙家軍在這寒風大雪中很難熬。

至於趙家軍那邊,他們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卻不知道所以然,偶爾也會有人想到,為何大明支撐大軍如此艱難,每次營頭出征都搞得這麽天怒人怨,地方上苦不堪言,而趙家軍卻是物資這麽充沛,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趙家軍控制的地盤還要遠遠少於大明所控制的,不過想到這裏也沒什麽去深想,最後的結論無非是進爺無所不能,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沒什麽人會想到體制和工商,因為趙家軍這種高效的體制,所以能最大效率的動員,能避免中間無謂的消耗,但更重要的是工商,大明、女真甚至蒙古,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靠天吃飯,他們的財富無非是靠著種植和養殖,最多也就是去掠奪,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動用的剩余財富極其有限,根本沒辦法支撐太大規模的軍隊和太大量的物資消耗,如果這麽做了,就必然有巨大的反面效果。

而趙進的徐州體系不同,他的財富取之於工商,糧食釀酒,礦石冶鐵鍛造,紡紗織布,遠洋貿易,中外貿易,這些所創造的剩余財富比起農牧掠奪所得,簡直是雲泥之別,多出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而且農牧一年只有有限的時間才會出產,而工商業則是一年四季無時無刻不在創造剩余財富。

趙進靠著這些,打造了這個時代最強大的部隊,靠著這些,供應海量天量的物資。

看到那如山如海的物資,很多遼東和山東百姓第一反應不是徐州豪富,而是徐州地面上的百姓一定活得很苦,因為這麽巨大的耗費,當真要刮地三丈才能做到,百姓只怕被敲骨吸髓了,可和士兵們交流下來,說徐州那邊安居樂業,每個人又難以理解。

因為這個時代沒多少人知曉趙家軍的體制,知曉趙家軍為什麽強大,他們只覺得趙進點石成金,一切都好像憑空而來。

“現在對我們最麻煩的不是這冷,而是這將下未下的雪。”陳昇在軍帳議事的時候說道。

自從建州女真大軍進駐五十寨驛和永寧監城兩處之後,已經連陰了幾天,天空中是鉛色烏雲密布,天氣卻沒前幾天冷了,而且風也變得很小,但這樣的天氣代表著要下雪,要下大雪。

火器怕水,不過下雪比下雨稍微好些,在雨中趙家軍的火銃和火炮完全沒辦法打響,下雪只要注意防護,還是能夠開火,但射擊頻率肯定要變慢,然後開火之後的火器會變熱,落雪融化潮濕,一樣會讓影響射擊,甚至啞火。

趙家軍火器犀利,這是歷次戰鬥的取勝法寶,如果說下雪的話,那就要有損害了,影響整個軍隊的戰鬥力。

不過倒是不擔心下大雪的時候敵人會進攻,大雪紛飛,火器的確沒辦法開火,可騎兵步卒也不能在這種阻礙視線,甚至影響行動的天氣裏動作,這裏連命令都沒辦法順利傳達,萬一出現什麽波動,戰場上就會有不可控的情況出現,若是勝利還好,如果是大敗的話,那就是災難了。

用兵萬全,誰也不會冒這等風險搏命,阿敏和濟爾哈朗帶著建州差不多五分之二的本錢出來,陳昇帶著趙家軍四分之一的力量,雙方都是重任在身,誰也不敢去冒險賭博。

可這將下未下的大雪對趙家軍影響更大,對建州女真影響小些,建州女真的女真、蒙古和漢軍對遼地的風雪天氣更加適應,一個合格的統兵將,就會利用這大雪或者避開這雪,趨利避害。

不過對於阿敏來說,他沒有多少時間可耗費了,五萬大軍的糧草消耗可不是小數,何況這裏面還有近萬騎兵,人吃馬嚼那更是個無底洞。

盡管建州女真在這場大戰之前已經做了足夠的準備,但真正運轉起來,還是有些吃力,而且這場大戰,對於建州女真來說,本就是湊齊了足夠的力量求戰,要盡快解決這遼南半島上的心腹之患,不能拖延也不敢拖延。

拖延的越久,錢糧耗費的也就越多,拖延的越久,距離開海船來的季節也就越近,真要到了那個時候,關內的援軍可以通過海船登陸,那冬天這個耗費巨大的攻勢還有什麽意義,建州女真最大的天時地利也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