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天真(第2/3頁)

“為天下著想……”一條兼遐沉吟著,“我是想為天下著想,可是我應該怎麽做!?我手裏什麽都沒有。”

“身為左府和攝政,怎麽能說什麽都沒有?”二條康道皺起了眉頭來,就連脖子都梗起來了,“你是攝政,代表著天皇陛下和國家大義,名分全部都在你的手裏……朝廷又是天下人的正統之所在,你怎麽能說什麽都沒有?”

被二條康道這一番責備,讓一條兼遐又是羞慚又是惱怒,“你……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朝廷的困窘,又何必拿這些話來指責我?我是左府,可你也是朝廷的右府,怎麽沒見你作出帶你什麽來?!”

“誰說我們什麽都做不了的?”二條康道卻沒有和他爭辯,然後突然又搖搖晃晃地向他更加湊近了,然後放低了聲音,“既然我們有大義,那就可以把大義用出來,借給那些可以用的人。”

“借出大義……?”一條兼遐愈發心驚了,他發覺今天對方似乎特別奇怪,好像是有備而來一樣。

可是他還是不知道到底對方是怎麽想的。

“怎麽借出去?現在……現在又哪裏還有人可以使用這大義?”一條兼遐長嘆了口氣,“幕府如今握有這麽大的優勢,縱使有些大名也對他們心有不滿,又有誰能夠站起來將幕府擊敗?別忘了……當年後醍醐天皇可以逃出京都另立朝廷,是因為還有些忠臣義士心向朝廷。可是……可是如今天下還有誰人忠於朝廷呢?都懾服在德川家的淫威之下,不敢再有異動,朝廷縱使有大義在手裏,也無法召集起人保衛朝廷……”

在接近三百年前,當時是鐮倉幕府的時代,不過經過兩次抵抗元朝入侵之後,雖然鐮倉幕府在兩次成功擊敗了元朝的入侵,但受到當時經濟形勢和幕府的財政困難的影響,無法以應有的恩賞來獎勵抗元官兵,導致了武士對幕府的不滿日益增高。

而當時的後醍醐天皇積極籌備倒幕計劃,並且聯絡到了一部分對幕府不滿的勢力,但被身邊的吉田定房告發,幕府發現了他的陰謀,後醍醐天皇攜帶三神器逃出京都,然後以比睿山的僧寺勢力為據點,發布檄文號召日本各地的義士起來舉兵討幕。但是幕府的軍隊很快追了過來,並且把他最後被包圍在了笠置山。幕府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攻陷了該城並逮捕了天皇。這就是元弘之亂。

鐮倉幕府將策劃倒幕的後醍醐天皇廢黜,擁立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即位,是為光嚴天皇。而且將後醍醐天皇本人也流放到了隱岐島,這是一個專門用來流放貴族的惡劣地方。

次年後醍醐天皇到達隱岐島。但是當時倒幕的勢力,比如護良親王、河內國的楠木正成、播磨國的赤松則村等人,都活躍於日本各地,紛紛表示效忠於後醍醐,並且號召各地反幕府勢力集結起來打倒鐮倉幕府。

於是元弘三年後醍醐天皇在名和長年等人的幫助下逃離隱岐島,逃至伯耆國船上山舉兵討幕。鐮倉幕府的執權(鐮倉幕府自從初代將軍源賴朝之後,就是北條氏專權,將軍也被北條家架空,其首領稱為執權)北條守時派遣將領足利高氏前往征討,但是足利高氏帶著大軍向那裏進發的時候,因為一直早就心懷野心,卻倒向了後醍醐一方,舉起了尊皇討逆的大旗。

足利高氏的軍隊攻陷了幕府的六波羅探題,然後一路向幕府進軍,此後新田義貞在東國舉兵,攻陷鐮倉,北條氏和鐮倉幕府就這樣一起滅亡了。

回到京都的後醍醐天皇同時廢除了幕府和攝關制度,建立了天皇獨裁政權,由天皇自行任免官職,這就是之前歷史上的建武新政。建武新政表面上是復古,事實上建立了天皇天朝政權,並且排斥武家,一般只重用公家之人。

然而,足利高氏(這個時候已經被天皇賜名為足利尊氏)的野心卻並沒有因為鐮倉幕府的垮台而熄滅,他想的並不是做天皇下的忠臣,而是想要效仿源賴朝,自己也做架空朝廷的將軍。他趁著後醍醐這一番激進改革、失去了武士們和一部分貴族勢力的支持的機會,再度舉兵,很快就打進了京都。

足利軍入京後,後醍醐天皇曾逃往比睿山抵抗,但是足利尊氏建議達成和解,後醍醐天皇將三神器交出,並且幽禁了後醍醐天皇,再度宣布廢掉他的天皇之位。

然而後醍醐天皇還是沒有放棄,他再度找機會逃出了幽禁他的地方,然後聲稱交給足利尊氏的三神器是贗品,自己本人逃到了大和國的吉野,然後開設南朝朝廷,將足利尊氏等人指為朝敵,從此開始了日本的南北朝時代。

在新田義貞、懷良親王等等將領的支持下,後醍醐天皇暫時維持住了朝廷的安穩,並且在幾年後死去,死時還遺命繼承自己皇位的後村上天皇“討滅朝敵、奪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