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公武不共戴天(第3/3頁)

“走。”皇太後轉過身去,然後邁動了腳步。

“是。”天皇垂首跟在了後面。

她知道,母後這是要帶她去見太上法皇。

法皇雖然已經出家了,但是一直住在皇居裏面,除了換了個日常居所並且剃了頭發而已,對她來說其中並沒有太多區別。當上了天皇之後,她也經常要去見父皇,並沒有和之前有什麽不同。

皇居確實很小,和子皇太後和興子天皇很快就和侍女們一同來到了法皇陛下所居之處。

她們等候了一下,很快就得到了法皇的允可,得以入內。

走進去之後,很快就看到了坐在榻上的中年人。

這個中年人披著袈裟,頭也光禿禿的,就像是個一般的僧人一樣。不過他的面色紅潤,顯然保養得還算很好,但是他的形容嚴肅,表情甚至有些淡漠。

一見到這個中年人,皇後就和天皇一起按照禮節向上皇行禮。

皇後和女兒進來,他卻沒有什麽太大的表示,只是招手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她們走到榻前來。

“興子,藝業學得如何?”等到天皇走到了自己跟前之後,法皇伸手撫摸了一下天皇的臉,然後低聲問。

“興子學得很認真,現在大有進步,陛下。”還沒有等興子回答,和子皇太後就馬上回答。

“哦,那就好。”法皇也沒追問,直接就點頭表示認可,看來只是隨口問問而已。

接著,房間裏突然陷入到了異樣的沉默,仿佛一下子誰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似的。

平常,雖然身份有些尷尬,但是法皇和和子皇後的感情還算不錯,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來往,生下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在最近,因為一個消息,所以兩邊的感情也連帶得變壞了一些,和子皇太後知道自己被遷怒了。

在以前也有過這樣的事情,每次幕府搞出了什麽大亂子,欺侮了朝廷,法皇總是要生氣很久,然後就和這位來自德川家的皇後關系冷淡很長一段時間,久而久之和子也習慣了,在他氣頭上也不會觸犯天顏,靜靜地等待聖上消氣的時候。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即使知道陛下還是在氣頭上,她也還是想要提一提。

“關於家光上洛的事情,陛下真的不打算改變決定了嗎?”她低聲問法皇。“就算不在紫宸殿上接見,朝會以後在這裏見一見也可以吧……”

就在不久之前,朝廷收到了來自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敕書,表示父親秀忠過世,自己想要上洛面聖,還請朝廷允許。

雖然這是在請朝廷的允許,但是大家都知道朝廷完全沒有拒絕的余地,只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本著厭惡德川家跋扈的心態,法皇還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出了一點點的反抗——他表示自己現在已經是出家人,不想理會俗事,所以不準備參加朝廷迎接德川家光陛見的一切活動,也不打算接見這位幕府將軍。

這樣的舉動,自然引發了幕府的不滿,但是法皇堅持己見,就是不肯改變主意。

因為不想看到法皇又和幕府產生爭執,和子皇太後盡管知道法皇聽了一定會不高興,但是還是鼓起勇氣來勸諫法皇,只是效果就一直不盡如人意了。

“朕已經出了家了,凡塵俗世,交給俗世之人辦就好了。”果然,她今天也得到了法皇同樣的回答,“如果皇後這麽想要見弟弟的話,到時候自己去見不就好了?”

這冷淡的話,聽得和子心裏一陣發緊,感到愈發難受了。

她是上代將軍的女兒,現任將軍的妹妹,但是又是天皇的皇後。所以一直以來,她作為皇後和皇太後夾在幕府和朝廷之間,實在太感到辛苦了。

她努力想要彌合兩邊的關系,修補公家和武家的裂痕,之前就是在她的勸說之下,幕府撥款幫助皇家修築了比叡山麓下的修學院離宮,並且在朝廷和幕府發生沖突的時候,還多方奔走,希望能夠消除矛盾。

然而,事與願違,雖然她已經十分努力,但是朝廷、尤其是丈夫本人,和幕府的關系還是急速地冷卻了下來,最後竟然鬧到了丈夫幹脆出家讓位的地步。

她也知道,這多半是幕府的責任,也多次寫信給哥哥德川家光,勸諫他為了德川家的名譽和天下人的觀感著想,稍稍收斂一下鋒芒,可是幕府那邊卻一直把她的話當成耳旁風,屢次借著各種借口和事件來打壓朝廷的威望,連帶得讓她的立場變得更加艱難。

她不知道這種煎熬到底要持續到什麽時候,大概應該要到死為止吧。

先代德川秀忠生了五個女兒,其中幾個都作為聯姻對象嫁給了政敵,比如她的大姐千姬,就被嫁給了豐臣秀吉的兒子、當時已經是地位岌岌可危的豐臣秀賴,後來德川家為了完全鞏固對日本的統治,又興兵討伐豐臣秀賴,經過了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兩次戰爭,最後逼迫豐臣秀賴自殺,讓豐臣氏的勢力也就此化為了歷史的殘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