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對幕府來說是決戰(第2/3頁)

這些騎兵是從九州運過來的,也是最後一批運上來的大漢軍隊,因為馬比較嬌貴,所以趙松特意讓騎兵們先駐留在橫須賀,等到他準備向江戶進軍的時候才讓騎兵上來和他匯合,然後一同向東進軍。

而就在步兵和騎兵的間隙當中,一門門大炮被架在了炮車上,然後在馱馬和炮兵的牽引之下跟著大軍向前推進,一門門擦得閃閃發亮、閃耀著青銅色的大炮在炮架上顫動著,隱約可以聽見炮架零件和支架互相震動的響聲,旁邊的人們好像還能夠聞到四處彌散的火藥的味道。

這些大炮都是大漢陸軍引以為豪的野戰炮,威力巨大而又方便軍隊調動攜帶,因此是大漢陸軍的野戰利器。

雖然他的部下只有數千人,但是當步騎炮兵像這樣匯聚在一起向前行軍的時候,倒也算是聲勢浩蕩。

在隊列的中央,趙松和自己的參議官們以及護衛親隨一起騎著馬前進,他面色十分嚴肅,左顧右盼,一直都在注意各支部隊行軍時的狀態,以及周邊的地形。雖然他之前就是遼東軍的旅正,可是如今他所指揮的大軍卻是來源復雜,而且軍種多樣,不由得他不認真對待。

“趙帥,最近幾天時有陰雨,對我軍影響甚大,今天看來恐怕又是要下雨了。”他的首席參議官嚴廣也策馬跟在了他的旁邊,“眼下我軍已經離江戶越來越近了,氣候的因素也不得不防。”

最近雖然是處於夏天當中,但是一直都是陰雨連綿的天氣,雖然這種天氣對行軍來說非常舒適,不過對慣於以來火槍火炮的大漢軍隊來說,這不啻為一個壞消息,因為如果下雨的話,他們的炮火就將會受到十分嚴重的削弱,成為敵軍的可趁之機——而越靠近江戶,他們與敵軍接戰的可能性就越大,容不得半點疏忽。

“這一點確實不得不防。”趙松嚴肅地點了點頭,“不過……現在畢竟是夏天,日本也不可能也天天下雨吧?也許等到我們來到了江戶城下,就應該放晴了。”

“趙帥說得倒是有理,不過凡事都有個萬一,我們也應該多防著點。”嚴廣點了點頭,“總而言之,我們不能讓敵軍來占據主動,而應該讓我們來壓制敵軍,讓他們不得不跟著我們的步調來走。”

趙松知道對方話中有話,所以並沒有回答,只是看著對方,等待著他的下文。

“江戶是一座大城,裏面聚集的居民和軍隊數量龐大,雖然他們地處平原沒有任何險要可守,但是我軍不過數千人,如果我們直接就強攻其城池的話,一定會蒙受極大傷亡,而且和守軍打巷戰也無法發揮我軍的炮火和戰力優勢。”嚴廣低聲跟趙松說。

“這一點我們之前不是已經考慮到了嗎?”趙松有些奇怪地看著對方,“所以我們才要去轉向北上,去截斷他們的多摩川和利根川水源……”

江戶是一座大城市,而且是德川幕府的中樞之地,所以自從兩國開始交戰之後,幕府就一直都在往江戶集中軍隊,再加上城區龐大建築眾多,所以大漢軍隊並不打算直接強攻。

所以在嚴廣等參議官們的建議之下,趙松決定讓大軍沿著內陸北上,然後找到注入江戶的河流,接著截斷河上的運輸,並且威脅江戶的水源,用這種方式來逼迫幕府不得不和大漢軍隊野戰。

既然江戶居民和軍隊眾多,那麽對水源的需求就很大,而江戶城的主要水源就是多摩川和利根川,只要威脅到了這兩處水源,就等於卡住了江戶城的咽喉,而幕府就將處在十分艱難的境地。

更為惡劣的是,江戶城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供應也很依賴水運,如果河流上的水運也被截斷的話,幕府更加難以承受其中的代價,所以在這些參議官們和趙松本人看來,只要自己按照這個計劃進軍,那麽德川幕府就必須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城和大漢決戰。

“多摩川和利根川一旦出現問題,江戶的水源就無法保證,這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嚴廣並沒有否定他之前計劃的意思,“不過……這些河流都身處內陸,如果要執行這個計劃的話,我們必須要打起萬分的小心來。”

趙松終於明白了嚴廣的意思。

的確,如果要執行這個計劃的話,無異於是讓這支大軍全部深入到內陸甚至江戶的後方去,行軍距離遠不說,物資的供應和後勤保障都十分麻煩。再加上現在的天氣一直都對大漢軍隊有些不利,所以雖然他對自己部下十分有信心,但是他也不敢打包票說萬無一失。

如果從審慎的角度來看,確實值得深思。

“那你的意思是,暫緩進攻?”趙松問。

接著他自己又搖了搖頭,“不,不必暫緩進攻了,現在我軍是深入敵境,進軍唯恐不快,如何能夠拖延時間?況且……我軍後方也沒有更多援軍,就算再徒耗時日。現在幕府岌岌可危,我們不能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