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巨利(第2/2頁)

說著他又畫了幾張草圖,這是他參考記憶裏近代西方先進的帆船畫出的。帆裝方面和宋朝船只發生了一些典型變化。加上了尾桅的中橫帆及上橫帆,在前桅中帆和主桅中帆上有2或3排縮帆索,並在後桅中帆和前桅主橫帆以及主桅主橫帆上有一兩排縮帆索。中桅帆的頭部更像方形,也就是加寬了,而且帆之高度比主橫帆更大。艏斜帆桁從艏斜杠伸出,終止於新的最前三角帆的下前角索桁外緣。他帶畫了一組絞車圓筒,遇到壞天氣,舵柄被通向絞車圓筒的滑車組所控制,絞車可通過後甲板上的舵輪來旋轉。

當然這些人中間只有孫員外女婿才能看懂這樣設計的妙用。他望著石堅發愣,倒不是他懷疑石堅,而是在想難道這個少年真是天上文奎星下凡,不然怎能懂得這麽多。

石堅猜出他的心意說道:“小子愚笨執著,遇事喜歡追其根本。不過小子年幼,現在許多道理還沒有悟出,學問也很淺薄,等過幾年小子學問稍有長進時候,小子打算寫一本《格物學》,那時江老爺就會明白我是如何想出這帆設計的。”

眾人也不懷疑,只是陶知州心中郁悶,他在想我怎麽就從書中看不出這些道理?不但是他,事情傳到京城以後,也讓那些自命清高的大臣才子郁悶不已。

石堅又說道:“大海無邊,此行雖然事關重大,江老爺可不要著急。特別是夏季來臨,大海風浪更急,可找一片棲居之地,待到秋天出發。如果江老爺此行成功,將會功垂千載,名揚萬世。眾位知道我平常很少寫詩作詞,非是小子不想作也,乃是小子認為詩詞歌賦乃是小道,僅供人娛樂而。不過今天為壯江老爺此行,小子特賦一首新詞贈與江老爺。”

孫家女婿聽了更是樂開了花。雖然他知道此行如若象這位小神童所說,危險艱巨,可那種香料的利潤足以讓他動心,何況還有這樣大的功勞在等著他,現在這位小神童還要為自己作詞。恐怕連知州大人也沒有這樣的福氣。他都不知道怎樣感謝才好。

注:有些讀者出現了許多想法,第一我寫這本書嚴格參照歷史資料,比如雙季稻功能並沒有許多大神筆下那麽奇妙,這是史實。第二小弟我一直是認為詩詞是小道,只有改變宋朝保守的態度和對科技人員的重視(以前這些人都叫匠人,很低可憐的,比如黃道婆正規史書都不記載她。),當然本書會很YY,這樣大家才能看得更爽。第三主角長起來很快,就如大大們所說他後來進入京城是太子賓客,是三品大官了,可還沒有資格參與政事,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站在朝堂上和大人們討論國家大事,我想想也挺異怪的,因此石堅借海客的嘴說出。現在主要是為主角造勢,讓他一進京城引起轟動。雖然沒有花無缺和楚留香的武功(也不會出現武功,因為小弟我想按照史實發展故事情節,但這條書評讓我看了直樂),也有他倆那種風采。第四我引進的這些物種在正規歷史上很順利,並沒有造成自然災害。雙季稻以及占城稻在宋朝就出現,宋真宗的確是下命推廣。棉花是朱元璋強行推廣的,但那時並不是單株種植,是撒種籽種植方式,產量不高,後文將出現,紅薯等也是明朝時從歐洲引進。(至於水滸傳電視劇裏開始吃花生喝酒,我為之仰鼻)後來不到一百年就在中國普及。至於災害好象因為土豆發生災害,差點引起歐洲饑荒,但在中國並沒有出現,所以主角大膽引進。這些作物豐富了農民的種植,宋朝那麽富,還時常發生饑荒,清朝卻用多不到一倍的土地養活比宋朝多了近十倍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