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三拒(第2/2頁)

那公公聽了大樂。連華知州也在旁邊偷笑。敢情這三位知州是一個德性,平常怕打擾石堅讀書,不敢登門拜訪,可聖旨一來,也跟著過來,至少能看到少年那滿屋地藏書也能叫他們心滿意足。說不定少年詩興來臨,揮毫一首驚天大詞,那更是雅事。

石堅白了範仲淹一眼,才想起一件事,他拿出兩張圖紙,對著其中一張自言自語說道:“這機器速度更快,還不能用,還是用這種吧。”

然後抽出第二張圖紙,說:“這雖然落後一點,目前最適合。”

這才遞到華知州手上,鄭重地說:“這是小子想出的一套將棉花籽剝去和紡成紗以及織成布的機器。現在請大人趕快把這種機器生產出來,省得棉花上市來不及。”

這時連範仲淹和那位公公都好奇起來,石堅曾說過一旦棉花推廣,天下人再也不愁衣服穿,連皇上也知道此事,可後來的奏章上來都說這種棉花是暖和,可不能碰水,那裏面的棉籽也沒有辦法剝出來,更不用提織布了。原來這少年說出這話,恐怕早就設計好了這種機器。這張圖紙正是黃道婆在松江(以前可沒名氣,現在大大們知道在什麽地方吧)傳授的一套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黃道婆生前沒有受到政府重視,一生流漓顛簸。可正是因為她發明的這種機器,才使得棉花進入人民的視野,使松江富足天下,以後傳到西方,引起西方紡織工業革命,從而使西方國家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可以說她為世界都做出了無比的貢獻。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個華知州拿到這個圖紙大喜,他自家人也聽了石堅的話,種了不少地的棉花。他又眼巴巴地看著石堅另一張圖紙問道:“石相公,聽說這張圖紙上的機器比下官這張還要先進?”

石堅將圖紙打開,果然兩下一對比,石堅手上圖紙更復雜,這紙圖紙上畫的是1764年英國J。哈格裏夫斯制成豎式8錠珍妮紡車,以及後期手工操作的翼錠式羅拉紡紗車和走錠紡紗車,還有1775年英國人J。克雷恩制成針織經編機,1785年英格蘭人T。貝爾綜合前人成果研制成功滾筒印花機。可以說是紡織工業進入機器大生產之前最先進的手工紡織機器。

石堅嘆了一口氣,他想到無論是四大發明還是紡織技術,都是從中國流傳出去的,可中國歷代王朝對科技工作者不重視,導致了中國工業的落後,直到他穿越前還沒有追趕上。

他說道:“豈止是先進,這張圖紙比大人手上那張無論速度還是效率都在快上十倍。”

這一下,所有人都糊塗了,為什麽好的不用反而用差的?

老太太也迷糊不解,用棍子敲了一下石堅的頭,說:“你是腦子壞了啦!”

這一棍敲得不輕,將範仲淹和華知州以及那個公公看得心疼,他們心說:這個少年的頭可不能敲啊,萬一敲壞了怎麽辦?

石堅揉了一下頭,這個動作讓華知州他們三人看了更是心疼,那個公公要是不顧及身份,都想幫他揉揉,這可是石堅的祖母,要是旁人三人恐怕都會動手打起來。

石堅說道:“奶奶,這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