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成人(第2/2頁)

真宗連忙派禦醫把他救醒,對他說:“朕怕了你這個倔子,收回聖旨行了吧。”

誰知道範仲淹不領他的情說:“聖上不是怕微臣,而是要怕你子孫江山。如果聖上為了一點小利昏庸不明,你的子孫跟著你學,大宋江山很快就不保。”

差點將真宗噎死。

這年五谷豐登,真宗想修一個道宮,他剛要開口,看到範仲淹站出來,他氣得一揮手說:“此事算了。”

從此範倔子稱呼就傳了出去。寇準聽了大樂,說:“我大宋後繼有人,就不知道那個少年什麽品性,否則就更完美。”

劉娥說:“這孩子古靈精怪,就是那本《紅樓夢》似是江郎才盡,越寫越差。”

這時石堅七事八事多得很,還要陸繼對其修改,越寫越慢。到現在才寫出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石堅後四十回也選擇的是高版,而不是程版,畢竟高版更符合原味,文筆也好過程版。但這十七回傳出來,明眼人都看出不如曹版。

真宗拍了她的手,說:“這孩子,在想方法幫朕造快船呢,分了心思,也難怪。”

劉娥也溫馨地一笑:“這孩子聰明古怪,還難得這孩子還忠心耿耿。”

劉娥是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劉娥祖籍太原,生於宋太祖開寶元年(968),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此劉家舉家遷至成都華陽。劉娥出生不久,劉通便奉命出征,誰料犧牲於戰場上,因劉通無子,家道中落,龐氏只好帶著繈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因為龐家窮困,劉娥雖然身為刺史千金,讀書識字,卻學會一手擊鼗的謀生技藝,善說鼓兒詞。劉娥十三四歲的時候,嫁給銀匠龔美。劉娥嫁夫隨夫,跟著龔美一起來到京城開封謀生。龔美與襄王府裏當差的張耆交好。襄王正是未來的宋真宗趙恒,此時他的名字還叫趙元侃,尚未被冊定為太子。趙恒當時尚未婚配,聽說蜀女才貌雙全,便讓隨從去暗暗物色一名。劉娥隨夫拋頭露面擊鼗掙錢,自有美名在外,為趙恒的隨從們所知,龔美得知是王府選姬,不願放棄,改稱是劉娥的表哥,讓劉娥入王府。劉娥天生麗質,聰明伶俐,與趙恒年貌相當,很快如膠似漆。然而趙恒的乳母秦國夫人看不起劉娥的出身,勸趙恒趕跑劉娥不果,報與宋太宗,太宗大怒,命逐劉娥出京。並為十七歲的趙恒賜婚,新娘為潘美的八女兒。趙恒迫於皇命把劉娥送出王府,卻不願離開劉娥,把劉娥偷偷藏在王宮指揮使張耆家裏。潘氏婚後六年便死了,死時無子。潘氏去世兩年後,太宗又賜婚於郭氏。趙恒即位冊立郭氏為皇後,六月追封潘氏為莊懷皇後。但趙恒卻並未忘情於劉娥,很快把劉娥接入宮裏。景德元年封劉娥為四品美人(當時,郭皇後之下,只有劉美人最為尊,連王府姬妾楊氏都只被封為五品才人)。這時劉娥雖然已經36歲,可是她聰慧溫柔,此時的劉娥,已非昔日擊鼗的小妹,她長年幽居,博覽群書,研習琴棋書畫,才華出眾。郭皇後病薨,真宗想立劉娥為後,但是劉娥既無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們都不贊同(寇準李迪最勝),反而要求冊立十四歲的才人沈氏為皇後。沈才人是宰相沈倫的孫女。真宗不悅,索性讓後位空缺,不談立後之事。後來劉娥身邊的侍女李氏生下一子,趙受益(宋仁宗趙禎)。真宗早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已宣布劉娥懷孕,劉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詔告群臣,欲立為後。然而不少高級官員都知道劉娥“生子”的真相,真宗無奈,幾次欲“立之”,劉娥都不得不“固辭”。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晉封劉娥為德妃,並給百官加官進爵,冊後禮儀一應從簡,既不讓官員進賀,也不搞封後儀式,封後詔書也回避朝臣公議,只下令將封後詔書傳至中書省,自己家裏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四十四歲的劉娥終於成為大宋王朝的皇後。

總之,兩人走到這地步經過了無數的磨難,其實兩人感情真的很好,如果說姿色,此時劉娥已老,那有姿態色而言。(大大,這也證明宋初風氣還不古板,放在南宋劉娥想也別想)

這時在石堅身上也發生一件大事,有一天早上他起床後破天荒地偷偷洗自己的內褲(不是現在內褲樣式),無論紅鳶綠萼怎麽搶也搶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