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逍遙(第2/3頁)

石堅可不信什麽天主教。他之所以喜歡這曲子是因為這曲子特別給人一種寧靜純潔的感覺,這是他在前世的最愛,甚至僅次於《梁祝》和《二泉》之後。雖然很久沒有拉小提琴了,可這世穿越所帶來的強大的記憶力,還是讓他對這曲子十分地熟悉。

他在前家世富裕,自己前途也算是光明一片,只有苓死亡給他造成一次嚴重的打擊,其他時候基本上都衣食無憂,這讓他性格變得澹泊,某些方面這點他象極了王維和晏殊。只是因為深受真宗和劉娥的喜愛,以及他還有著滿腔愛國的心情,這才使他主動挑起了重擔,其實這非是他所願。

當他彈著這首曲子的時候,他自己也漸漸陷入這種無憂無慮,一片空靈的境界裏。在這安祥寧靜晴日裏,這首曲子在還帶著寒氣的空氣裏悠揚地飄蕩。石府上下幾十口人都聽得入神了,連隔壁阮大人家的人也附在墻上竅聽。其中趙蓉更是聽出其中韻味,她伏倚在桌子上緊緊地盯著石堅沒有說話兒。

不知過了多久,一曲終了。趙蓉撲過來說:“相公,你好了不起。”

不過一會兒,她又在他身上掐了起來說:“沒想到你還會這一手,藏了這麽久才讓我知道。”

石堅無語,這個小提琴不是剛做出來嗎?自己又不會彈古琴,連二胡也不會拉,就是會拉也不能用二胡拉《聖母頌》,那不是在胡鬧,和紅鳶用一根整虎鞭熬湯給自己喝有什麽區別?

趙蓉說道:“這叫什麽曲子?”

石堅答道:“這首曲子叫《祖母頌》。”

趙蓉想到老太太慈祥的樣子,說道:“相公,也只有奶奶能配上這首曲子。”

石堅聽了心中笑翻了天。自己奶奶成了聖母瑪麗婭,如果讓西方的天主教徒知道此事,他們會不會帶著大軍穿過大食,來找自己拼命?

不過這首安寧的曲子也使他心中的郁悶化解開來。

他拿起筆寫道:

慧姐可好?予與幼時,雙親先後病故。而後磕跌,人路皆蒙。非弟於天開混沌,悟養大剛之氣塞予胸。祖母叮嚀教導,又於姐伸之青梅,方使弟心不失於暴戾。

人謂易之於錦上添花,難之於雪中送炭。弟昧不知。方時斫冰積雪,斧山劈路,姐終不悔兮。予於青雲之路,交不忠告之不閑,推之搪塞,使美人遲暮。不見湘君怨兮江渚,予以安於心疏於往。

之於忽行於遠兮不覺,使姐魂佚不反,獨居形槁。或寄於朝離而暮來。一月復盼,一年復盼。登南崗望之雁南飛,期離宮之蹙眉。修薄具於夢,奉虛言望誠。望君使者至。終無至。於是浮雲郁而四塞,天窈昏而晝陰。群鳥悲集,猿猴苦啼。曰:去兮,使君已貴,復忘兮之幼情。於是明霞晦於烏雲,明日不得而出;美壁自裂沾染汙垢,自墮於泥潭。

寄信於君,斷席於往。聞此惡音,予痛失首。聽予言,非是予以忘情,孝期未滿,予才薄而今天下望,非不敢有所越,其一也。予知之妻妾眾而家不安,之心不平,予待之不公,然予優柔,仿若朽花,招蜂惹蝶,居之貧居,明魄牡丹兩朵居其中,使予愧之夜不能寧,姐知此事也,非敢使姐曲之,其二也;予以一弱冠,受先帝終前重托,誠惶誠恐,唯憂所失,不敢思予之私情,故信日稀,非予情薄,其三也。

木於十年方成,人於百年方終。休以一曲而不直,一誤而抱恨終身。將子無怒,佩蘭芷,鑲明月寶璐,秋之為期。

(要含蓄,狠狠地含蓄,我得意地笑。然而笑後也發愁,一旦慧的事無論有什麽樣的結局,恐怕總有不少大大要生氣的)

趙蓉也在看著他寫這封信,當她看到予待之不公時,嘻嘻笑道:“這天下間只有你一個人有這樣古怪的想法,就憑你這份對女子的尊重,也沒有那一個妻妾有怨言的。至少本郡主沒有任何怨言。”

說到這裏,她一張明媚嬌麗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石堅也是心中大定。他與慧的事,已經讓他煩惱了好幾年,現在決定下來,心中也是輕松,他想道:反正自己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更是不可能回去,那麽就讓我徹底融入這世界吧。想到這裏,他嘴中一聲輕嘯,又在紙上寫道:

天地有奇物,在天稱之鵬;在海稱之鯤,攸西忽攸東。摶扶九萬裏,雀語留笑誦。曾記南陽廬,先主恩遇隆。花開立三鼎,血寒伐六中。裂手撕黃雲,騅烏射雪松。一逼恨千古,飛沙迷天公。最愛推錘客,功成聽山風。閑來讀黃老,五石冶爐筒。星漢漫無際,一變滄海成桑田,復變人間各不同;百年轉攸過,唯德日月重;勿聽勿視復勿言,安於逍遙中。嗚呼,以心表天地,安以成敗論英雄!

趙蓉也知道石堅在詩上的造詣不及詞上的造詣,這首詩寫得只是很一般。可她卻看到了雖然這首詩和他以前寫的詩詞一樣,夾雜著烈烈大志,可是無比的輕松。她只是美目顧盼,知道他這段時間憂慮重重,現在終於想通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心境終於放松下來,欣慰地依偎在他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