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第399章(第3/8頁)

然而象石堅這樣做,宋朝有幾人?韓琦不行,範仲淹不行,狄青不行,夏竦就別指望了。北宋說起來,真正做到這一點,恐怕也只有一個包黑子,可現在他還呆在廬州養老父親。

石堅答道:“陛下對百姓確實很好,現在生活也比以前更好。但社會的基層還有許多百姓是弱勢的一群,如果加上官員不作為,或者與地方大戶聯手沆瀣一氣,那麽這些百姓生活更慘。他們看不到前世百姓吃的是什麽,而是看到周圍百姓吃什麽。”

石堅這話說的可是致理,這些百姓大多數不看書,或者連識字都不行,他們怎知道前代的歷史,如果比較也只是與周圍人比較。為什麽文革時,人們其樂融融,後來富了,怨言卻更多了。那是大家都吃不飽,感覺不到,他們認為生活就是這樣。

“因此,陛下,嚴懲貪汙與不作為官吏,還地方一個清明。京城可設專門一個機構處理各地冤案與不平事,還受欺壓百姓一個公道。減少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國內清平,大事可定。”

石堅說的對頭,可那一個朝代也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如果做到了,什麽天理教,地理教也掀不起風浪。石堅心裏也知道,可是他想要逃走了。他心裏也不高興,老子怎麽說也立下了大功。這些宋朝大臣還在蒙乎乎的,他們不知道平滅西夏對宋朝意義多大。我現在官職就別說了,不用時一踢幹幹凈凈,用的時候,我幫你揩屁股不算,還要幫你們系褲子找廁紙啊。如果他穿到一個異時空,這些族人與漢族無關,他早撒手不管了。隨便在那一片大陸做一個土皇帝也比這樣受氣強。

石堅又說道:“至於國內,陛下,現在西北想來已經安定下來。陛下,可以調一半將軍散於各地,以備意外。他們都經過戰事,經驗豐富,可在關健時候起到很大作用。另外前線士兵也忠於朝廷,朝廷可以換防一半士兵下來,雖然有些花費,可這些士兵一是經過戰爭,二是忠於朝廷,也可以保證朝廷的安全。”

他一直沒有明說。除了少數大臣外,其他大臣還奇怪,他們說的是朝廷,怎麽一直談到軍事布署?

劉娥在簾後一邊聽一邊想,她已經明白石堅的意思了。一是進一步整頓朝政,使百姓不想造反,受戴朝廷。二是將一半將士換下來,有了這些將士在國內,他們能征善戰,到時候天理教動亂,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當然也只能是一半,因為從陜西到龜茲,與契丹人的邊境太長了,如果全部換下來,到時候契丹入侵,也沒有辦法抵擋了。不能防了內,不能防外。也只有這麽辦吧。

其實石堅還有一條好主意,他沒有說。那就是成立一個強大的海軍,將海路全部切斷。使大洋島處於一種封閉狀態,還能使兩灣大陸繼續通航,同時將宋人接出,再派人潛入大洋島離間。在得不到外界的支持下,土著人與天理教或者張元的人早遲會發生沖突。最後宋朝收拾殘局。那樣也不過兩年時間就可以再次安定大洋島局勢,還能讓土著人認識到比宋朝更兇殘的種族。

但花費可不小。首先現在基本上都是海客的船只在行駛,他們的船以裝貨為主。現在海軍必須重新打造新船,這種船型以速度為主。最後增加許多冗兵與新的開支。並且只有投資,沒有收益,對劉娥來說未必接受。其次那樣石堅也沒有必要離開朝廷,這一點石堅也不想。海軍肯定要成立的,一是以後各國海運迎頭趕上,大海上沒有一個紀律也不行。二是有了海軍可以控制海客的武器泛濫成災,象天理教這樣的組織再想得到大規模的武器將會很難。三是有了海軍就可以隨時威脅歐洲等國家的人。當然多余的支出也只有從廂軍入手,將廂軍減編,這樣朝廷財政壓力才會減少。可現在石堅敢動軍制改革?只是等趙禎上台再說吧。

最後劉娥扮布了一系列的命令,著狄青種世衡等將軍回朝,然後讓石堅擔任右銀青光祿大夫同平章事太子太師崇政殿大學士充都水監都水使者權兵部侍郎守尚書左丞判大洋島經略安撫征討使含山縣公。

四個虛職,三個半實職,一個實職,都是三品以上的官職,還有一個實打實的縣公。並且有一個同平章事,雖然也是一個假相,可總算擠入宰相的行列。如果說拿工資,現在呂夷簡也沒有石堅拿得多了。

石堅還在暈乎乎的,今天劉娥犯了那門子邪,不用則已,一用將自己用到如此地步。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和劉娥耍小心眼了。

劉娥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是她認為冤枉了石堅。至少現在她沒有對李宸妃動什麽心思,石堅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那件事,把李宸妃救出,偏偏石堅知道了,僥幸他將責任全部推到夏竦身上,拿夏竦在泄憤。她可不知道石堅知道歷史上李宸妃反正比她早死近一年時間,石堅就認準了這死理,我早點將李宸妃救出,省得有意外發生。如果劉娥知道是石堅所為,別要同平章事,恐怕一下子發配到海南得了。這也是劉娥補償安慰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