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手術(第4/4頁)

然後才是最大的主題,石堅也不指望抄家發財。那就是簡政。既然兵養了那麽多,不起作用,不如少養兵,養精兵。官養了那麽多不起作用,不如少養官,養好官。這一次各地讓侵略者與叛黨殺死的官員,還有石堅那份黑名單上要處理的官員,可以說將要少了五分之一的官員。但石堅說了,以後就這麽多官員了,不在使用新官員。

宋朝為了防止官員專權,往往都是官不在本位。也就是說,他的官職內處理的事務是別的官員代勞,他自己還不知道處理什麽事。象一些新進官員面對一大堆勾、判、權、司、兼、職,使等等都弄暈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什麽。這也是一種矯枉過正,辦事拖拉,資源浪費。

石堅不敢對這種制度動手。但他精簡了官員後,讓朝廷來個小瘦身,官員少了,為了讓事情處理下去,不得不對一些官員放手。將這種制度的缺陷矯正一點。咱不說什麽對與錯,就事論事。不露山不露水的將某些弊病改革了。

以後朝廷任用官員,除非是新占領的地方外,對於其他地方官員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老官致仕或者死亡,別想有新官員上任。強行控制數量。

這一來,讓官員都將權利落到實處,辦事也不能再推卸責任,而且每年減少的經費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最主要說到這些官員的一個癢處,他們手上的權利也更大一點。當然,石堅點名批評的那些官員不在其內。

於是除了少數人有所質疑,當然問話的語氣很客氣,現在不看到趙禎坐在龍椅上就象一個菩薩一樣,氣得小臉兒發白。石堅也一一解答。就是有許多官員心懷不詭,他們有的掉進水裏,想往上爬,有的沒有暴露出來,那也是想撈取更多的好處,各懷鬼胎。

最後再次通過。

石堅這才象虛脫似的,坐下來喘了口氣。可以說在海船上聽到朝廷相位空懸,明顯是讓他擔任宰相,他就在思考這件事。如何做得完美無缺,而不象王安石變法那樣,搞得朝廷烏煙瘴氣。都考慮幾個月,然後一步步地借勢,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效果。

僥是他智計百出,還有梅道嘉、蘇仕國、蕭小一在一旁出謀劃策,同時還有趙蓉拿主意,此時他也出了一身汗水。

終於第一項改革塵埃落定。

後面還會很吵,但都是為利益而吵,不會妨礙這項改革的主體,變向的裁減官員,克扣薪水。其實這一次加上他即將對禁兵下手,可以說對宋朝幾大時弊都在同時動手。只是沒有理論,全是實際行動罷了。而且他改革的幅度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正好借著這次事情,將度控制在大家能夠忍受的範圍內。

這時候天光已經暗下來。

事情落到實處了,趙禎氣歸氣,還得請大臣們吃飯。可某些大臣那有心思吃飯,他們的家人或者下人,此時都在大理寺受審呢。但你們不吃飯,朕怎麽將這時間拖下去,給那些大理寺與開封府的人時間。

得吃飯,吃完飯後,得要反省。今天你們就這件事,每人作一首詩詞。

作什麽詩詞?一直作到三更天,許多官員才灰溜溜地跑回家,這才知道外面已經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