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都不簡單(第2/4頁)

這一說也裏可溫有些遲疑。遼東的事他也隱隱聽了一點,還在感概三方勢力中,只有自己這一方最弱小。

耶律玦又乘熱打鐵,說道:“大汗,你再想想赤脫脫的為人。此人本來是宋朝的一只蛾子,連宋朝的那個石堅都讓赤脫脫欺騙了,況且你我?他利用石堅,得來了大批武器,乘勢壯大,而後毫不客氣地一腳將石堅踢開。記住了,那是石堅,後面還有一個強大的宋朝。相信你們滿都拉還比不上宋朝吧。石堅過後,是敵烈八部,然後是萌古,再到了茶劄剌十部。現在他只有利用你們掣肘我們契丹,暗中發展自己。現在他北方得到斡朗改,東邊得到大半個遼東。可大汗你呢?”

這更是誇張的說法,赤脫脫本來是有將斡朗改借支援的借口吃下。可讓蕭孝穆大敗,加上他看到斡朗改地方太廣,百姓卻太稀,不感興趣了。本來這地方人口就很少,都與轄戛斯打了這麽多年,人不少才怪。也許若別溫與斡朗改關系密切,但根本不能分兵支援若別溫。分了兵,轄戛斯人打過來怎麽辦?若別溫分兵援助他們才好。

這使得也裏可溫最後心動。其實說到底還是赤脫脫的信用問題,確實讓人不相信。還有北河套的好處。與契丹不一樣,雖然失去了幽雲,可還有灤河、遼河,以及大海,有許多平原與耕種土地。再看若別溫,有斡難河、臚朐河、海勒水、曷剌河,甚至因為得到了混同江,還有納水等水系資源,雖然氣候寒冷了一點,可有許多牧場。但滿都拉呢?只有極北與極西稀疏地有一些河流的上遊。不要說耕地,就是牧場都很缺乏。這也是滿都拉所有人對北河套的渴望。當然也與若別溫這段時間太強勢有關。

最後雙方約定十月末出兵,借著天寒地凍,奇襲若別溫。滿都拉這邊有大將喀兒木與朗都都帶著四萬軍隊進攻若別溫的西側。契丹這邊因為蕭孝穆病重,只好讓耶律仆裏篤與小將蕭術哲帶領五萬軍隊進攻栲栲濼,也就是若別溫的大本營。

石堅看著這幾個人名字,喀兒木與朗都都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此次幫助也裏可溫統一阻蔔立下大功。但對於契丹這三個人,他卻是知道的。耶律玦以忠直聰慧著稱,耶律仆裏篤文武雙全,有王佐之才,而蕭術哲是蕭孝穆的從子,與耶律唐古經營契丹西北,勸農積糧,訓練士卒,敵人不敢犯。史書上將他們與耶律韓八等人稱為契丹的程不識與李牧。不過他們真正得到重用,還要再過幾年。現在因為歷史混亂,契丹局勢衰落,這三個人提前脫穎而出,得到契丹的重用了。到底比宋朝立國還要早近五十年,就是衰落了,還有許多底蘊啊。

然後又在想著耶律燾蓉這個計劃。原來很奇怪,契丹這一年來發生了這麽多事,為什麽沒有看到耶律燾蓉的身影呢?終於出手了。而且這一招很高明,也更有魄力。

也許外人看來,耶律燾蓉這樣做,是委屈求全了。其實不然。滿都拉將北河套看作了一個寶,但對於契來說,卻不是那麽回事。自從契丹得到北河套後,因為這裏土地肥沃,也派了許多百姓前去開耕。但與宋朝太近了,只隔著一道黃河,從春天到秋天還好一點,一到了冬天,就結了厚厚的冰層。

這些年契丹時好時壞,雖然這裏百姓因為地利,不愁溫飽,但契丹官員不是傻子,你們占著最上等的田地,也要繳納最上等的稅務。結果一來,百姓生活依然不是很好,再與宋朝比較一下。一到了冬天,許多人家出現了食物短缺,先是跑到宋朝打短工,然後開始舉家往宋朝偷渡。

還有一條,因為這裏就象一把尖刺一樣,突兀地刺在宋朝與滿都拉的中間。如果契丹強大,還可以借著這把尖刺,北攻滿都拉,南攻大宋。可現在契丹衰落,這裏反成了雞脅。宋朝是沒有打主意,只要一打主意,這個地方立即就被吞沒了。

因此不如將它交給滿都拉,不出厚利,滿都拉不會動心,也不會反過來與契丹結盟。

再從契丹本土上分析,如果契丹不做出改變,滿都拉在西牽制,若別溫將混同江各部融合,不說整個契丹危險,最少遼東在若別溫與高麗以及完顏部聯合攻擊下,全部失守。這與一個北河套相比,孰輕孰重,自然一目了然。因此這一招不能說是丟車保帥,最少說是丟卒保車。還有,滿者拉反攻若別溫,契丹就有了一個再次崛起的機會,比現在到處礙手礙腳的局面好得多了。

石堅嘆了一口氣:“好一個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與耶律燾蓉相比,石堅多了一份優柔寡斷,如果不是國力,以及強大的知識,就是憑借這份果斷,耶律燾蓉也可以與石堅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