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的祖師爺(第2/3頁)

教室裏七嘴八舌的回答:“害怕!”“緊張!”“揪心!”

孟子點了點頭,又問:“還有沒有?”

又有人答:“刺——激!”

乒——!乓——!哎喲——!嘰裏咕嚕——嘩啦——啊嗚——!這位同學在大家義憤的拳腳之下被扔出了窗外。

孟子好整以暇:“大家的這些反應,都是最直接的本能反應,然後馬上就會下意識地去把那個小孩子攔住。可難道大家這樣做是為了借機討好這孩子的父母嗎?難道是為了在鄉裏朋友之間給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嗎?難道是因為討厭小孩子的驚叫聲才阻攔他的嗎?都不是。從這一點來看,每一個人都是有同情心的,換句話說,沒有同情心的人不能算人!”

孟子從此推論:“沒有同情心的人不能算人,同樣,沒有羞恥心的也不是人,沒有推讓之心的也不是人,沒有是非觀念的就更不是人。對人而言,這四種心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同情心,嗯,也就是惻隱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則是‘智’的萌芽——這四個萌芽連起來講就是‘仁義禮智’,它們就好比人的四肢一樣。”

按照孟子的推論,每個人生來都是四肢健全的,所以呢,每個人生來也都在心裏具備著仁義禮智的萌芽。孟子說:“萌芽是要長大的,萌芽也是能夠長大的,而萌芽要是長不大,那就得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如果人們能夠好好培育這四個萌芽,萌芽很快就能成長為參天大樹,緊接著還會繁衍為茂密的熱帶雨林。如果仁義禮智都長成熱帶雨林了,那麽安定天下百姓也就是手到擒來的事了;可萌芽要是總也長不大的話,那就慘了,別說安定天下百姓,就連老爸老媽都養活不了了。”

——這就是孟子勵志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為“四心”“四端”和“四德”,這是心學的奠基之論,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用原文的語言來說,“四心”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四端”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德”是:仁、義、禮、智。

孟子的勵志觀點是:成為聖人,乃至聖王的基礎條件是每個普通人身上都具備了的,或者說,人的天性全都一樣,都是善的,你如果把善發揚光大,那就是聖人、聖王,可如果你小子最後成了大壞蛋了,那並不是因為你天生就頭上長角,而是因為你身上善的萌芽沒有被澆水、施肥,所以夭折掉了。

這番話最鼓舞人心的是:我們大家和聖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聖人有“四心”,我們也一樣都有“四心”,只要我們也好好把“四端”培育好了,我們也可以成為聖人、聖王,這看上去沒什麽難的!

——聖人和聖王真就像孟子說的這麽好做嗎?待會兒再表,先看看這個“四德”:仁、義、禮、智。這些我們都很熟悉啊,中國知識分子的個人修養當中一直都很講究這些啊……可是,咦?!

揉揉眼睛,再仔細看一看,好像有點兒別扭似的!

難道有什麽不對嗎?

——哦,知道了,我們慣常不是這麽說的,而是說“仁、義、禮、智、信”,是五個字,最後還有個“信”呢!仁義禮智信,這麽連起來一讀才覺得順口。孟老師呢?哪裏去了?趕緊來解釋一下您老這套理論裏怎麽唯獨缺了一個“信”啊?

有索隱癖的人這回可該來了精神了:哈哈,孟聖人這裏居然漏掉了一個“信”字,這肯定是有深刻原因的,肯定是隱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的,肯定是留了這麽個暗號讓後人來破解的!

索隱派這麽說,有什麽先例沒有?

倒也不是沒有。傳說中有一副對聯就是采取這種手法的,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兩個大字:“南北”。這是什麽意思呢?呵呵,巧妙得很。上聯的意思是:缺“一(衣)”。下聯的意思是:少“十(食)”。橫批是說:無“東西”。連起來就是:缺衣少食無東西。

罵人也有用這種手法的,比如,你正在古代當官呢,官聲不錯,老百姓都誇你:“我們大人又懂禮,又仗義,為官還特別清廉。”——你聽到這話以後,千萬別急著沾沾自喜,要想想,並稱的四個字應該是“禮、義、廉、恥”,現在大家用“禮、義、廉”來誇你,那意思其實是罵你“無恥”。

——孟子的“仁、義、禮、智”唯獨缺少“信”,難道也這樣蘊藏深意不成?

“無信”,嗯,不知道是在說誰,講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