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七十軍來了

年輕的鮑布服役的坦克登陸艦,把國軍七十軍從寧波送到了基隆。

七十軍,是個什麽部隊?哪裏來哪裏去的?打過什麽仗?

沒錯,它打過一九三七年的淞滬會戰。這場會戰,你記得,三個月內中國軍隊死傷十八萬七千二百人。[86]日軍軍備之優良強大、海空炮火之綿密猛烈,使得上陣的國軍像進入烈火大熔爐一樣。參與過戰事的老兵說,“一個部隊,不到幾天就傷亡殆盡地換下來了。我親眼看見教導總隊那個團,整整齊齊地上去,下來時,只剩下幾副夥食擔了。”[87]陳履安說,“應台,你知道那是什麽意思嗎?”

父親是國軍將領,自己當過國防部長的他,談起老兵就有點忍不住的真情流露,“軍中一個連大概是一百三十人,一個連打得剩下五、六十個人的時候,就要補充了。有一個打過淞滬會戰的老兵跟我說,他那個連補充了十八次——你想想看那是死了多少戰士?”

在密集的火網中,怎麽補充呢?我問。

“我也問他這個問題,”履安說,“老兵說,那時候啊,一九三七年,年輕人,很多是大學生,排著隊等著要上戰場,就是要跟日本人拚……”[88]

【圖:美國水兵小鮑布和他穿著水手服的年輕同夥們嬉鬧著,好奇地拍下了他們看見的中國軍隊,七十軍,腳上是草鞋】

所以所謂七十軍,不是一個名單固定的團隊。如果一個一百多人的連可以在一個戰役裏“補充”十八次,那代表,前面的人一波又一波地喂給了炮火,後面的人則一波一波地往前填補,仿佛給火爐裏不斷添柴。如果前面是訓練有素、英勇而熱血的軍人,後面就有很多是沒什麽訓練的愛國學生,更後面,可能愈來愈多是懵懵懂懂、年齡不足、從莊稼地裏被抓走、來不及學會怎麽拿槍的新兵。

緊接著七十軍參加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閩浙戰役等等,沒有一場戰役不是血肉橫飛,犧牲慘烈的。一九四一年三月,上高會戰爆發,七十軍與張靈甫的七十四軍並肩作戰,是主力軍之一。在這場激烈肉搏的知名戰役中,國軍擊斃日軍一萬五千多人,自己更是傷亡慘重,近兩萬官兵死在戰場。

一場戰役,在後來的史書上最多一行字,還沒幾個人讀;但是在當時的荒原上,兩萬個殘破的屍體,禿鷹吃不完。

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中旬,好不容易千裏行軍趕到寧波,還沒回過神來的七十軍,突然被告知要接收台灣。他們匆匆登艦,當然不知道,他們就此踏入了一個歷史的相框。

【圖:一九四一年的陳履安,在重慶】

一個在寧波碼頭上目睹七十軍登艦赴台的中國人,很驚訝“接收台灣”這麽重大的事情,國軍如此地缺乏行前準備:

碼頭上,一片亂哄哄的景象。碼頭一邊,是前來歡送的當地官員與市民;一邊是成百成千名官兵,列隊擠上了碼頭,站在那裏不知該如何按序列登艦。站在碼頭前沿的幾個趾高氣揚的美國海軍指揮官見狀,先是用英語嘰哩咕嚕了一陣子,見無人搭理,才大聲喊道:“Who can speak English?”[89]

船行兩個晝夜,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旌旗飄揚、浩浩蕩蕩大艦隊駛進了基隆港。楊壽夾在七十軍的隊伍裏頭,踏上了碼頭,看出去的光景是一場更大的混亂:

碼頭上有幾節過時的火車廂橫在一邊;一邊則是爭先恐後登岸的官兵,口號聲喊成一片,隊伍擠在一起,很混亂。尤其是輜重部隊……相互爭道,搶把槍械運上火車,更是叫喊謾罵、喧鬧雜亂。這些行動所構成的圖景,完全不像是支訓練有素、軍容嚴整之師在作光復國土之旅。[90]

我以為,戰爭剛結束,大概所有的接收部隊都亂成一團吧。跟張拓蕪談了,才知道,並非如此。

作家張拓蕪的部隊是二十一軍——是的,這正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第九天,被緊急調到台灣去的二十一師,後來“軍”整編為“師”。在七十軍抵達基隆的兩個禮拜之後,張拓蕪所屬的二十一軍接到命令開赴鎮江,中間會經過南京。

僅僅是“經過”,還不是去“接收”南京,二十一軍就做了很多事前的思慮和準備。部隊在距離南京城還有一段路的采石磯就停了下來,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整補,也就是上台之前對著鏡子整理儀容和化妝:年紀大的、姿態難看的、拖著病、帶著傷、瘸了腿的,還有眾多做勞役的馬夫、挑夫、夥夫,以及這些人所必須推拖拉扯、肩挑手提的鍋碗瓢盆雨傘籮筐、彈藥醫療器具貨物等等,統統都在進城前三更半夜繞到南京城外,送上了火車到下一站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