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靖難郡王(第2/2頁)

“傳。”李隆基擺了擺手。

在群臣復雜的注視中,蕭睿目不旁騖地一路行進著,在李隆基的皇台下躬身拜去,“兒臣蕭睿拜見父皇。”

“平身,賜座。”李隆基笑吟吟地道。

“兒臣不敢。”蕭睿回頭瞥了一眼站在身後的大唐權貴,和眯縫著眼站在一側的太子李琦,推卸道。

李隆基也沒有堅持。只是淡淡問道,“駙馬,宮門安然無恙乎?”

蕭睿定了定神,朗聲答道,“回父皇的話,封郎率禁軍士卒在營地安然待命,派去潼關告急的人已經連夜出了長安,而兒臣手下的三個校尉正帶著3000兒郎牢牢守住了宮門——請父皇放心,長安安矣!”

頓了頓,蕭睿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起來,“還有,寧王、岐王等闔府家眷家奴654口,全部被宮中侍衛奉旨誅殺,無一人漏網!”

蕭睿的話裏有意無意地強調了“宮中侍衛”四個字,雖然李隆基沒有在意,但卻聽在了一些有心人的耳朵裏。

章仇兼瓊心裏暗暗嘆息,心道,“好一個油滑油滑的蕭睿蕭子長啊,就這麽一點虧都不肯吃!”

李隆基揪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他現在唯一的擔心是,那些起兵的禁軍士卒會不會再次反叛。但潼關距長安不遠,只要長安守軍來接替了長安的防務,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去睡上一覺了。

李隆基默默地望著神色沉靜站在自己腳下的蕭睿,心頭越來越欣慰和喜悅。經此一事,他對蕭睿那最後一點的疑心也徹底消失不見。

他緩緩站起身來,朗聲道,“諸位愛卿,危難之際,朕的駙馬蕭睿,大唐的肱骨之臣蕭睿挺身而出慨然赴國難,當機立斷不畏刀兵,為朕也為大唐消弭了這一場禍亂——蕭睿,上前聽封!”

蕭睿一怔,心道又要封官了?

他上前躬身道,“兒臣在?”

“……特此進爵為靖難郡王,欽此。”高力士一板一眼抑揚頓挫地宣讀完李隆基的聖旨,群臣皆呆在了那裏。蕭睿雖有功,但也不至於封王爵吧?

王爵分兩種,一種是親王,一種便是郡王。按照大唐禮制,皇太子之子、親王之子可以封為郡王,一些功績卓著的大臣和節度使也可以被恩封為郡王,譬如前朝參預唐中宗復辟的敬暉等五人。蕭睿何德何能,怎麽可以一步登天封為郡王?就算是他之前的忠勇侯爵,很多大臣和皇族都覺得有些封賞過頭了,何況是王爵。

章仇兼瓊也是皺了皺眉,蕭睿受封賞他當然也替他高興,但是——

章仇兼瓊上前朗聲道,“皇上,臣以為不可。蕭睿雖有大功於朝廷,但他畢竟年輕,入朝區區數年之間,已經接連擢升為從三品知事官、羽林大將軍且擁有侯爵,再封郡王,恐天下人不服……還望皇上三思而後行!”

“望皇上三思!”一些大臣趕緊跟在章仇兼瓊屁股後面跟風附和道。

就算是蕭睿自己,也覺得有些汗顏。按照自己這個升官速度,怕是沒有幾年就無官再升了。他俯身拜去,“父皇,兒臣實不敢當,請父皇收回成命!”

李隆基慨然一嘆,搖了搖頭,“論起封賞而言,蕭睿的確是古今罕見了。但是,諸位愛卿捫心自問,蕭睿這些年為朕、為大唐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不是驚天動地的功業?……如果沒有蕭睿,就沒有今日站在這裏的朕,朕意已決,你們不要再說了。”

“倘若朕的臣子,人人都如蕭睿一般對朕,朕又何必像今日這般寢食不安?”李隆基的聲音漸漸變得低沉起來,“靖難而安朕心,平叛以定天下,蕭睿——朕的駙馬,當得起這個郡王之爵。沒有人會不服氣,不服氣的大概就只有你們這些人。”

“你們這些人,守在這裏,朕不安心。而只蕭睿一人在這裏,朕就想安歇去了。”李隆基的聲音在蕭睿看來,多少有些不懷好意。

“你是想要我成為眾矢之的的孤臣孽子嗎?”蕭睿躬身下去,臉上一片感恩戴德之色,心裏卻在暗暗冷笑,“我可沒有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