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對布拉格的武裝占領(第2/5頁)

也是在午夜11時,已等待在出擊陣地上的蘇聯、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保加利亞等華沙條約締約國武裝部隊,分為8路,潮水般地湧入捷克斯洛伐克。入侵者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看起來就像不久前進行的軍事演習一樣。

在蘇軍開始行動前,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根據本國的指示拜會了約翰遜總統。其實,約翰遜早已心中有數。多勃雷寧面對約翰遜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斯托,念了莫斯科的電報。電報稱:“捷克斯洛伐克存在著一個由內外反動勢力組成的,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陰謀集團。蘇聯及其華沙條約組織盟國對布拉格政府尋求幫助的呼籲作出了反應。因此,蘇聯軍隊已奉命開進捷克斯洛伐克。”約翰遜仔細地聽完電文,平靜地“感謝多勃雷寧大使向他通報這一消息”,接著就滔滔不絕地談起他和柯西金在葛拉斯堡羅進行會談的情況。約翰遜的“平靜”,連多勃雷寧也感到“十分驚訝”。3天後,臘斯克警告多勃雷寧:“下一個會不會是羅馬尼亞?那就太過分了,而且我們根本不可能控制住公眾的輿論。”[26]蘇聯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美國也就默認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領。當時,約翰遜政府正陷於越南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況且,約翰遜即將任期屆滿,也樂於同勃列日涅夫達成默契,息事寧人。

捷共中央主席團會議進行到晚上11時半左右,切爾尼克被叫到隔壁聽電話。過了幾分鐘,切爾尼克回來說:電話是國防部長楚爾打來的,報告華沙條約5國(除羅馬尼亞外)的部隊已越過國界進入捷克,到早晨6時全國即將被占領。楚爾還說,他在辦公室裏已被兩名蘇聯軍官扣押,只準許給總理打電話。

主席團會議室出現了短暫的憤激和騷動,但很快就平靜下來。斯沃博達總統也趕來了。主席團首先決定:誰都不能辭職,一切合法成立的機構及其領導人必須堅守崗位;決不能在武裝幹涉下成立新機構,提出新的幹部任免。主席團同時認為,無論從軍事上還是從政治上考慮,武裝抵抗都是不可取的,也不現實,決定號召全國人民“保持平靜”,對從境外開進來的軍隊“不能進行抵抗”。主席團的決定無疑是明智的。現實的情況是,捷克斯洛伐克擁有4個坦克師、8個機械化步兵師、1個傘兵旅,約14.5萬人,500架作戰飛機,還有4萬空軍部隊。這樣微弱的軍事實力,又毫無戰鬥準備,更加上指揮系統、通訊聯絡系統和情報系統已全被蘇軍控制,倉促之間與蘇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況且,一旦發生戰鬥,則正中蘇共中央下懷:蘇軍就會像1956年10月侵入匈牙利那樣,名正言順地來“鎮壓反革命叛亂”了。

面對蘇軍的突然入侵,主席團決定起草一個宣言——《告全國人民書》,以捷共中央主席團的名義發布。《告全國人民書》說:對於蘇、波、匈、保、民主德國等五國軍隊越過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這件事,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主席團、政府主席團和黨中央第一書記,都一無所知。“主席團號召全國公民保持平靜,不要抵抗前進中的外國軍隊,因為現在已經不可能保衛我國的國界了。根據同樣的理由,也沒有命令我國軍隊、公安部隊和工人糾察隊保衛國土。”《告全國人民書》要求黨中央、國民議會、政府各部門都堅守崗位,並嚴正指出:五國軍隊的入侵“違反了社會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破壞了國際法的基本準則”。此時,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電台已被蘇軍占領,電台的工作人員已轉移到布拉格郊區的斯特拉霍夫中心轉播站。捷政府郵電部長卡雷爾·霍夫曼倒向了蘇軍,拒絕服從捷共中央的命令。捷共中央依靠電台的工作人員,通過中心轉播站,才把《告全國人民書》播送出去。[27]

8月21日淩晨4時,蘇軍占領了捷共中央大廈。蘇軍把留在捷共中央大廈裏的人集中到杜布切克的辦公室裏,宣布“不準說話,不準自由行動”。上午9時,杜布切克、斯姆爾科夫斯基、克裏格爾、切爾尼克(在政府辦公室裏)等4人,被蘇軍押走,推進已準備好的裝甲車,開往魯津機場。到了機場,他們被塞進裝運坦克的運輸機,經波蘭西部的萊格尼查、外喀爾巴阡烏克蘭,最後轉到莫斯科郊外,被拘押起來。

蘇聯率領華約國軍隊武裝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後,按原計劃是扶持比拉克、英德拉等“健康力量”,組成“革命政府”,然後宣布蘇軍是應“革命政府”的請求,前來拯救捷克斯洛伐克的社會主義事業,鎮壓國內外反革命顛覆活動,並順理成章地把杜布切克等人送上“革命法庭”。8月21日淩晨5時25分,蘇聯塔斯社通過捷克斯洛伐克的伏爾塔瓦電台,向全世界發表聲明:塔斯社受權聲明,捷克斯洛伐克黨和政府向蘇聯及其他盟國提出請求,希望給予兄弟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以緊急援助,包括武裝部隊的支援在內。為此,蘇聯和其他盟國部隊已於8月21日進入捷克斯洛伐克領土。然而,令蘇聯人意外的是,“革命政府”的組建遇到了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