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終於禮崩樂壞了(第2/3頁)

那名矮小的神洲青年走到了另一個玻璃罩前,望著裏面的一份給大谷琳封聖的聖旨,有些感慨地說:“高宗武皇帝晚年終於知道了琳殿下的忠心,不僅給她封了聖,還恢復了大谷一族的宗教地位,並且讓大谷一族的新任聖女入宮伴駕。看來他也為自己違背《陳禮》剝奪封臣領國的行為追悔莫及了。所以如今東瀛省流行的還是神聖派天道教,大谷家族依舊保持著宗教領袖的地位……”

“什麽?就這樣了?”名叫拿破侖的青年一怔,清秀的五官扭曲了一下,“大谷老師,難道你們大谷家和東瀛人就這麽算了?”

“呃……可不就這樣了嗎?拿破侖同學啊,當年的大明帝國在歐羅巴拿你們大清國是沒有什麽辦法的,但是在神洲那裏可沒有什麽國能對抗大明的。”

大谷光攝頓了頓,又很肯定的補充道:“就是四百多年後的今天,大明在神洲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哪怕是華夏帝國和華夏聯合王國這樣的強國,只能在太平洋東岸和大西洋上和我們大明對抗一下!他們的艦隊,是絕對過不了檀香群島(夏威夷)的。而且他們也絕對打不下新神洲府也控制不了新神洲運河的!”

華夏帝國和華夏聯合王國……大概就是“明利堅合眾國”了!陳德興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而這個使得“明利堅合眾國”誕生的人其實是陳德興的不肖子孫,一度身佩“秦”、“楚”、“晉”、“吳”四國相印,並且最終在北明洲大陸上打造出一個強大帝國的鐵血宰相陳永華。

當然,北明十六國最終演化成兩個強大國家的根本原因,還是陳德興和後來的大明帝國執政者們考慮不周。

首先是因為“秦”、“楚”、“晉”、“吳”四國都在太平洋沿岸,就是後世加拿大、美國西海岸和墨西哥。雖然封了四個國,但是因為這四國之間的交通可以走海路,非常方便,成本又低。因此從“十六城時代”開始,四城經濟就是完全一體的,產生了許多“跨城商行”。而且這四國因為靠近太平洋,又理所當然成了吸引大明移民最方便的地區,同時也是明洲大陸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到了陳永華擔任秦王國左丞相時,四國人口總和已經超過了五千萬,遠遠高於其余十二個北明洲藩國的總和。

而秦王國首都新鹹陽周邊的資源又相當之豐富,不僅有金礦、木材和毛皮這些能夠吸引移民的賺快錢的資源。而且還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在冶金技術逐步成熟以後,煤鐵資源就成為秦王國工業發展的強力助推劑。特別是在陳永華當選秦王國左丞相的第二年,大明冶金學家、化學家宋應星發明了轉爐煉鋼法,揭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幕。而讓秦王國迅速步上了工業化的快車道,雖然不能和體量巨大的老牌工業化國家大明帝國相比。但是也後來居上,借助北明洲各國開始興建鐵路(這回是有蒸汽機車牽引的真鐵路)的東風,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國!

隨後,陳永華又利用北明洲最富庶的晉王國缺乏男性繼承人的機會,推動同族聯姻,讓秦王國的太子正(陳永正)娶了晉王國的公主敏(陳永嵐),實現了秦晉共君——陳永正和陳永嵐都是陳德興的後代,不過兩人並不是近親,他們結婚的時候陳德興已經去世三百多年了。

在秦晉共君之後,陳永華又推動秦楚晉三國共相,也就是將三國議會合並,選出統一的內閣。同時,三國的經濟完全一體化,物資和人員流動完全自由化,三國之間的稅卡完全取消。稍後,盛產白銀的吳王國也被陳永華拉入了同盟,三國共相變成了四國共相。“秦”、“楚”、“晉”、“吳”四國在實際上統一了。一個幾乎占據了北明洲西海岸全部土地,擁有五千萬人口的強國就此出現!

而大明帝國的應對措施,則是扶植北美洲大陸上的其他國家組成同盟,以對抗“秦楚晉吳”四國同盟。這個從表面上看挺恰當的應對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相反的效果——加速而不是延緩了北明洲諸國的融合進程。四國聯盟和十二國聯盟都在各自的轄區內搞起了一體化的市場,建設一體化的交通網絡,組建統一指揮的軍隊,最後十二國聯盟的王室也開始向四國聯盟學習,開始推動王朝聯姻,試圖將聯盟便成組建統一國家的起步點!

當大明帝國察覺出不對的時候,北明洲大陸上已經出現了兩個龐大的國家集團。一個是由“秦楚晉吳”合並而成的華夏帝國(皇帝由原來的秦王出任);另一個是由其余十二國拼湊起來的華夏聯合王國(由十二國王室輪流出任國家元首)。

而更讓大明帝國的執政者們頭疼的事情,是兩個冠著“華夏”名號的明洲大國,真的都很“華夏”,人種是華夏的,文化是華夏,宗教是天道教科學派,連執政的君主也是陳明王室的一部分。而且兩國的政治制度也差不多,都是君主立憲,區別只是華夏帝國的君主權力更大一些,而華夏聯合王國的十二王不過是十二個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