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福島的悲劇

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是千年一遇的9.0級,地震之後的三個小時,震源周邊地區回到了石器時代。道路不通,沒有水、沒有電、沒有手機信號,電話線也都斷了。這其中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沒有電。因為在距離地震中心兩百公裏的福島有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而斷電使福島核電站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核能發電比制造核武器困難得多。原子彈是讓核物質達到裂變臨界狀態,然後讓它盡情裂變釋放能量。核電站也是利用核物質裂變產生的能量發電,但是整個過程卻要慢慢地進行。也就是說,要在人為控制下讓原來天崩地裂的過程緩和下來,這就需要很高的技術了。比如美國1945年就造出了原子彈,但是在20年後才建成了第一座核電站。

回到福島問題上來。這裏總共有兩座核電站,在地震中出事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這個核電站有6個反應堆,都在1980年以前建成,已經運行了30多年了,使用的是比較老的技術,即“沸水型”核反應堆。簡單來講,這個反應堆好比一個高20米、寬7米的“大鍋爐”,通過讓核物質裂變釋放熱量,用這些熱量把鍋爐裏的水燒開成為水蒸氣,再利用水蒸氣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在正常的情況下,這個過程是循環的,水流過裂變區域,帶走裂變的熱量,變成水蒸氣,推動渦輪之後冷卻成水,然後再循環。不過,這一切都需要電力來保證,而“3·11”之後的斷電讓事態立即變得十分嚴峻。

因為沒有電,沒有循環流動的水來冷卻反應堆裂變的熱量,反應堆這個大鍋爐就越來越熱,裏面的水已經變成了水蒸氣。這就像一個裝滿水的高壓鍋,沒有了安全閥門,外面還在不停地燒火,裏面的水變成水蒸氣,壓力越來越大卻沒有辦法釋放,最後“砰”的一聲爆炸了。3月15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2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含有很多放射性物質的水蒸氣就這麽擴散了出來,之後還接連出現反應堆爆炸、放射性物質泄漏等事故。

日本政府緊急決定疏散核電站周圍10公裏內共計8萬人左右的居民。到3月13日,這個範圍又擴大到了20公裏。日本政府要求這些居民盡快離開,在離開前不要吃飯喝水,要盡量多穿衣服,避免皮膚外露,在離開輻射區域後趕快把原來的衣服換掉。處在輻射區的人們開著車,投奔到四面八方的親戚家裏。與此同時,周邊國家都緊張地盯著日本,害怕真的出現嚴重的核泄漏,使自己的國家受到影響。比如中國加強了從日本進口的農產品的檢驗,嚴防放射性物質超標,而韓國幹脆禁止了日本8個縣的海產品和農產品進口。

日本政府一面緊急疏散民眾,一面成立了核電站事故救援指揮中心(“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這個指揮中心由當時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親自坐鎮,動用了一切辦法救災——運送發電機給反應堆的降溫系統供電,用消防車把海水抽上來,給反應堆“淋浴”降溫,甚至還調用自衛隊的直升機,從空中給反應堆灑水。總之,就是要給反應堆這個大鍋爐“退燒”。如果不這麽做的話,核物質裂變產生的高溫最後會把反應堆熔化,核物質就會流出來。這麽一來,福島這個地方會受到強烈的放射性汙染,未來幾百年將寸草不生。不過幸好日本政府漸漸控制住了局面,反應堆終於漸漸“退燒”了。

現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已經過去三年了,反應堆裏的核反應已經停止了,但是後續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

為了消除泄漏出來的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決定進行“除染”作業,徹底去除放射性物質造成的汙染。具體的計劃是,福島縣內的11個市町村的除染工作由中央政府直接實施,福島以外的8個縣、100個市町村的除染工作則由各地政府進行。日本環境省原定於2014年3月末之前完成除染工作,但是根據2013年9月環境省發布的統計數據,福島的11個市町村中只有田村市已經完成了除染,富岡町和浪江町還未正式開始進行除染工作,而雙葉町甚至連除染計劃都沒制訂。另外,地方政府負責的100個市町村中也只有20%完成了任務。

之所以進展這麽緩慢,主要是因為除染工作比較煩瑣。要除染就要到居民家裏去,挨家挨戶地更換滴水槽、通風管道等設備,這要得到居民的同意才行。另外,還要把裸露的土壤表層和落葉都清理幹凈,這又會產生巨量的土方,怎麽保存這些土方一直是個問題。因此,除染工作現在依然處於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