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一直沒有消失的歧視(第2/2頁)

過去日本把甲午戰爭叫作“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到了近代以後慢慢改成了“日清戰爭”。中國則一直用紀年的表示方法叫它“甲午戰爭”,其實也很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但按照國際標準準則的叫法,能夠從名字上一眼看出來它的主賓關系的話,“日清戰爭”這個叫法就比較貼切。

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也提出了“富國強兵”的概念,整備了軍隊。由於都是江戶時代各個藩閥遺留的軍事力量,日本就將它們統一了起來。“日清戰爭”是這個改革後的軍隊首次海外作戰,日本對它們的軍事力量還沒有十足的信心,他們當時把主要作戰區域限定在了朝鮮,作戰的目的就是把清國趕出朝鮮,他們想控制朝鮮,然後達到這個目的。可是在朝鮮作戰時,他們沒有想到清國是這麽軟弱,無論海上還是陸上,都是一打即垮。就連請德國人建造的旅順要塞,居然都在一天之內被占領了。日本老百姓簡直沸騰了,他們覺得清國不堪一擊。

一開始日本老百姓是不主戰的,他們覺得:我們這樣一個小國,怎麽能打得過大清國呢?但這場戰爭驗證了日本軍隊的改革在明治維新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擴軍的野心。“清日戰爭”之後10年,日本軍隊擴張的規模很大,居然達到了能打敗俄國軍隊的規模,這就證明了軍事力量的強大。

雖然明治維新使日本得到了改變,但日本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比較苦的。以前的日本農民可以以物納稅,就是用種的谷子納給國家,然後交谷子來上稅。可是明治維新以後,政府改革了,就不能以物納稅,而需要用現金。這樣老百姓的谷物無法流通,就無法提供現金。所以明治維新以後,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馬上得到改善,還是很艱苦,因此各地出現了暴動,還有一些對政府不滿的事情。政府發動“日清戰爭”,也是轉嫁國內矛盾的一個舉措。

即便是明治維新,日本的老百姓也沒有一下子就變成國民,他們還是跟原來一樣,但是日本政府給了他們這樣一頂帽子。通過這場戰爭,老百姓知道了自己是國家的一個成員,自己要為國家獻力。所以全民展開了支援這場戰爭的一個大集會,大到支援槍炮,小到吃的梅幹都交上去,實現了全民性。可是反過來看中國,自從大清王朝入主中原,漢族人對滿族人的統治有很多不滿,當清朝和日本打仗的時候,大家就說是我們皇家在和日本開戰,而不是說中國。這和日本有著巨大的差別。

結果這場戰爭在中國的歷史記錄中看不到有中國老百姓的支援,只有北洋艦隊,還有朝廷的一些軍隊。可以想見,一個全民支援戰爭的國家和一個沒有民眾支援戰爭的國家,誰會贏誰會輸,結果顯而易見。

事實就是甲午戰爭和現代雖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卻有著深刻的影響。我們應該正面看待這場戰爭,正是由於這場戰爭,使大清王朝的根基松動,使更多的有志之士認識到拯救國家的迫切性。

我在《清日戰爭》一書結束語部分的原稿當中說了這麽一段話:“清日戰爭的歷史意義,在於引導中華民族重登歷史舞台,奠定一個新的國度,確立國家版圖的格局,創設國家間關系的新秩序,衍生新興中華的歷史文明,讓世界注視到睡獅的醒來。”

所謂的屈辱,我覺得應該由中國人重新定義,並重新找到振興的路子。

——宗澤亞

《清日戰爭》作者,近代清日戰爭史研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