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從歌姬時代到偶像戰國(第2/3頁)

在日本,歌手和偶像是兩個單獨的職業。歌手以音樂活動為主,而偶像是唱歌、跳舞、演戲、綜藝全都有所涉獵的綜合型藝人。在20世紀,歌手銷售音樂作品,偶像則多是以各種熒幕形象來吸引粉絲,發行唱片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反映到演唱會上,專業的歌手必須以真嗓亮相,如今的偶像卻只需要對對嘴型就可以了。在日本娛樂圈中,偶像的地位一直比演員和歌手低。然而,在即將到來的偶像戰國時期,偶像卻成了日本唱片市場的救世主和領軍人,以音樂為主要活動的歌手們反而只有觀戰的份兒。

這裏要重點介紹一下傑尼斯這個事務所。傑尼斯一直以嚴格彪悍的作風著稱。進入傑尼斯的全部都是8~10歲的男孩子,他們在經歷唱歌、演戲、跳舞、主持等方面漫長而嚴苛的訓練之後,僅有一部分能夠最終接受全方位包裝並以偶像身份出道。這種嚴苛作風為傑尼斯事務所帶來了不少好苗子。早在20世紀80年代,“光GENJI”和少年隊就風靡一時。隨後號稱“日本第一天團”的SMAP出道,5位成員在影視、音樂、綜藝各領域全面開花。90年代還有以音樂聞名的近畿小子、以長瀨智也為首的東京小子和以岡田準一為首的V6出道,每個團體都至少有一名成員在業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進入新千年後,嵐、KAT-TUN、NEWS、“關傑尼∞”等新團體先後誕生而且都在娛樂圈占據了一席之地。這樣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經營策略使傑尼斯事務所在日漸式微的日本唱片市場中成為當仁不讓的中流砥柱。

然而,到了2010年,一直由傑尼斯事務所一家獨大的局面發生了巨大轉變,另一股勢力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迅速崛起,並很快成長為能與傑尼斯抗衡的力量,這就是業已沉寂10年之久的女子偶像團體。

AKB48在2005年出道之後,一開始的發展並不順利,一連發行了9張單曲卻只取得了不到3萬的慘淡成績。但2008年年底發售第10張《大聲鉆石》時銷量突然猛增至近10萬,接下來便是幾何級數的暴漲,第14張《River》達到了26萬,第15張《櫻花印記》漲至40萬,第16張《馬尾和發圈》增至74萬,第17張《 Heavy Rotation》穩升至88萬,終於在第18張《Beginner》發售之後順勢突破百萬,隨後便是大量百萬單曲的接連誕生。2013年AKB48的《再見自由式》甚至突破200萬大關。如今的日本唱片市場中,幾乎就只有AKB48能夠產生百萬單曲了。

2008年年底到底發生了什麽?AKB48的崛起有什麽推動因素嗎?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AKB48本身是不同於以往的任何女子偶像團體的新型偶像。20世紀的偶像如松田聖子、中森明菜都是和粉絲保持距離的“女神”,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而AKB48的經營理念是“可以見面的偶像”,推崇的是偶像與粉絲零距離,團內成員也多是長相略普通的年輕女孩子。AKB48成立以來,其制作人秋元康便通過各種活動拉近偶像和粉絲的距離,而真正將AKB48與銷量直接綁在一起則是從AKB48的第10張單曲《大聲鉆石》開始的。簡單來說,從這時開始,AKB48開始舉辦可以和偶像面對面握手的“握手會”,參加券就附在CD中。一張握手券可以換來與偶像10秒鐘的交流時間,多張還可以疊加使用。這一方法的采用使《大聲鉆石》的銷量相比以往有了顯著的提升。

當然,這並不足以令AKB48起死回生,另一個讓AKB48在公眾視野內迅速打開知名度的是2009年舉辦的第一屆AKB48單曲選拔總選舉。當時AKB48的成員已經超過了48名,而每次發行單曲時只能從中選擇12名左右的所謂選拔組成員參與單曲的制作和媒體宣傳。在那之前,選拔組的人選都是由秋元康一手指定的,由此遭到了其他很多成員粉絲的非議,於是秋元康順勢策劃出了這樣一個由粉絲來決定單曲選拔成員的活動。總選舉的規則是,粉絲可以為自己支持的成員投任意票數,最終得票數排名靠前的成員將成為下一張單曲的選拔組成員。如何投票呢?買CD。

由於投票券附在CD中,眾多粉絲為了保證自己喜愛的成員的選拔組位置而瘋狂購入附有投票券的新單曲。之前提到的突破200萬大關的《再見自由式》這張單曲就附有2013年AKB48單曲選拔總選舉投票券。但總選舉的意義還不僅於此。前無古人的第一屆總選舉造成了驚人的社會效應,AKB48的知名度猛然躥升。到了2011年,AKB48的單曲選拔總選舉已經成為民眾津津樂道的盛會了。

在短短幾年間,秋元康又先後建立了SKE48、SDN48、NMB48、HKT48、乃木坂46等姐妹團體,並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中國上海發展了JKT48和SNH48。48系團體已成為足以撼動樂壇的偶像大軍,目前僅日本國內的48系團體就有300多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