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詩鈔卷二(第4/15頁)

○趙泉山曰:此詩大旨,慶遇先帝光復大業,不失舊物也。

還舊居

《南康志》:近城五裏,地名上京,亦有淵明故居。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六:一作十。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履歷周故居,憐老罕復遺。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總發抱孤介介:一作念,奄出四十年。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閑。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仰想東戶時,余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

己酉歲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留:一作歸,叢雁鳴雲霄叢:一作燕。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盥濯息檐下,鬥酒散襟顏襟:一作劬。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識度。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

貧居依稼穡依:一作事,戮力東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郁郁荒山裏,猿聲閑且哀。悲風愛靜夜靜夜:一作夜靜,林鳥喜晨開。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姿年逝已老,其事未雲乖。遙謝荷翁,聊得從君棲。

責子

舒儼、宣俟、雍份、端佚、通佟,凡五人。舒、宣、雍、端、通,皆小名。

白發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識度。

有會而作 並序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裁通。旬日已來,始念饑乏。歲雲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後生何聞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斯濫豈彼志,固窮夙所歸。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蠟日

風雪送余運,無妨時已和。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飲酒二十首 有序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會:一作趣,逝將不復疑。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相:一作自。

○識度。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在:一作饑。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幾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榮啟期事見《列子》,至於九十猶不免行而帶索,則自少壯至老,當年之饑寒不可勝述矣。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一作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識度。趙泉山曰:此詩譏切殷景仁、顏延年輩附麗於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識度。此首《文選》錄入《雜詩》中。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湯東澗曰:此篇言季世出處不齊,士皆以乘時自奮為賢,吾知從黃、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