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價值”(第2/3頁)

正像作為物品的老照片與老照片的影像不完全是一回事一樣,把老照片作為收藏品與把老照片作為還原歷史的資料,兩者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

說到老照片信息的價值,有些瞬間,像抗戰勝利南京受降儀式後岡村寧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會場(圖一),像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與毛澤東並肩合影,再有1971年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宣布恢復中國席位時中國代表的樂不可支(圖二)……面對這些歷史性的關頭,在拍攝者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無疑就注定了照片的價值,而且這價值也是拍攝者很容易留意到的。但在很多情況下,照片信息的價值並不是即時顯現的,往往是在經過了歷史演變、歲月淘洗之後才凸顯出來。

《老照片》裏曾刊登過一幅張志新上大學時的照片(見圖三),照片裏的張志新穿著樸素,臨風玉立,臉上洋溢著清純的微笑,對未來充滿憧憬……照片刊出後,在讀者中引起很大震撼,更有人專門致信編輯部,表達自己的由衷感慨。(說到張志新,有些年輕人未必知道,在這裏還是有必要稍做介紹。張志新是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因對“文革”有所非議,被打成“現行反革命”,於1969年9月被捕入獄,在獄中備受淩辱,1975年4月4日慘遭殺害,年僅四十五歲。臨刑前,為防止她呼喊口號,行刑人員還事先生生割斷了她的喉管。1979年3月21日,中共遼寧省委為她徹底平反昭雪,並追認她為革命烈士。)

圖一 1945年9月9日,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受降會場。這樣的歷史關頭,只要定格下來就具有了永恒的價值。

圖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經過投票,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表決結果一經公布,與會的中國代表樂不可支。

嚴格說來,張志新這張照片不過是一幅司空見慣的生活照,許多人都不難從自己的影集裏找出幾張這樣的照片來(如今,各地的老照片市場上這種照片大量充斥,擺在那裏,很少有人問津),而張志新卻以自己悲壯而慘烈的人生,賦予了這張早年間的“倩影”以特殊的價值和驚心動魄的力量。幾十年後,這幅照片一經呈現所具有的效果,當年的那位沒有留下姓名的拍攝者面對張志新按下快門的一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的。假如有一天,這幅照片的原照突然出現在某個老照片拍賣交易的現場,在老照片收藏界所引發的轟動,當是不難想見的吧。

還有一些照片,拍攝者當初拍攝的時候,對它的價值心裏是清楚的,但隨著後來世道的變化,照片所呈現出來的價值卻完全變成了另一回事。

早年間,我曾在濟南的文化市場“淘”到了一組1976年北京“五一”遊園活動的照片,是當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為配合放映相同內容的紀錄片而發行的宣傳照片,均出自新華社的攝影記者之手。其中的一張照片(參見本書《北京的氣候》),背景是北京的天壇祈年殿,大殿前面有幾個人正興高采烈地聚在一起交談,印在照片背面的說明文寫道:“在粉碎‘反革命逆流的鬥爭’中建立功勛的首都工人民兵、人民警察和警衛戰士參加遊園。他們表示要更緊密地團結戰鬥,把反擊右傾翻案風鬥爭推向新高潮,為反修防修,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努力作戰。”

圖三 張志新年輕時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時的留影。這張原本尋常的生活照片,因為主人公後來悲壯而慘烈的人生,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價值。

所謂“粉碎反革命逆流的鬥爭”,指的就是不久前平息的“四五”事件。在那次事件中,各界群眾於清明前後在天安門廣場大規模聚集,悼念周恩來,卻遭到當局的殘酷鎮壓,照片裏的人物即為在這次鎮壓中建立了“功勛”的幾位積極分子。然而吊詭的是,隨著中國政局的突變,僅僅過了一年多,“四五事件”即獲平反,照片上的人物則成為了共和國歷史上“最短命的英雄模範”,其平息“四五”事件的“功績”,也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段並不光彩的記錄。

蘇珊·桑塔格在論及照片與繪畫的不同時,曾經說道:“一張照片所擁有的靈氣和一幅繪畫所擁有的靈氣之間的真正區別在於與時間的不同關系。時間的破壞性對繪畫有不利作用。但是部分照片的內在意味,以及它們的主要審美價值源泉恰恰在於時間作用於它們所發生的變化,在於它們脫離原作者意圖的方式。在時限足夠的情況下,許多照片確實獲致了一種靈氣。”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得上面這張照片“脫離原作者的意圖”,呈現了另外一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