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江湖不見沙場見(六)(第2/2頁)

任光愧疚地搖了搖頭:“直到我們發動攻城的當晚,王睦手下的直屬兵力也只有五百人而已,就是那些持著巨盾強弩的士兵。他們入城時,全是便裝,兵器則是偽裝成了運進城內的貨物,只為了瞞過我們的耳目,誘騙我們入局而已。至於余下的三萬人,則是在這三天之內才趕到宛城的。”

劉縯緊緊捏著拳頭。

這確實是一場局,一場巨大的,精心籌劃了許久的局。

只為了將自己一網打盡。

他此前擁有的情報網絡,已經深入了整個宛城。若是大軍自長安抵達,他絕不可能沒有任何不察。而王睦,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只帶五百人輕裝入城,瞞過他的情報,只等在自己起兵的那一夜發動反制,可見王睦對他的了解,以及對這一戰的謀略,絕不是等閑之輩。

這是個可怕的對手!

“三萬人麽……若是只以綠林山為依托,全力防守的話……或許還有勝機。”劉秀望著哥哥,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

綠林軍當下的兵力,應該也有三四萬人,但縱使人數相當,戰力卻絕不可能處於同一個層次。畢竟是一群以流民為基礎聚集而成的軍隊,無論在裝備還是訓練上,都只能算是很普通的水準。劉秀在這兩天的觀察中已經得出了結論,甚至還比不上舂陵軍的程度。

當下只有以綠林山為依托,全軍堅守。那樣的話,盡管有著戰力的差距,也並非不能一戰。事實上,在此前的幾年中,綠林軍也確實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抵擋張方的圍剿的。

“看起來,也只有如此了。”劉縯點了點頭:“那麽……就先安心地等待著宛城的新朝軍隊攻來吧。”

但令劉縯一方詫異的是,宛城的朝廷兵馬,本來似乎已經做好了出城南下的準備,卻又停止了調動,重新留在了城中。

宛城到新市,不過一百余裏而已。縱使大軍進發,也最多只需要兩日。按著王睦之前的舉動,他本不應該反應如此遲緩才對。

劉縯等人在疑惑中度過了半個月之後,才得到了宛城方面的線報。

新的援軍,到來了。

按照時間推算,正是在劉縯等人自黃淳水上逃出了生天之後,王睦改變了主意,不再打算僅以現有的兵力去與劉縯對抗,而是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以壓倒性的兵力差距,將舂陵軍與綠林軍一網打盡。

又過去了近兩個月後,已經到了地皇四年的正月,而宛城內聚集的兵力,已經漸漸接近了十萬人。

這樣的兵力差距,已經不再是綠林一支能夠抵擋的了。即便是依托綠林山防禦,也絕不可能取勝。

所幸在這附近,還有著其他的義軍存在。

西面的南郡一帶,有王常、成丹率領的義軍萬余人,號為下江兵。陳牧、廖湛等人於東南一帶聚眾五千余人,號平林兵。此前雖然同為反莽義軍,但卻都只是各自為戰,彼此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往來。

畢竟此前,朝廷的主力在北方對抗赤眉軍,駐守宛城的兵力並不多。縱使各自為戰,宛城的太守張方也沒有能力去消滅其中的任何一支。

然而現在宛城驟然增加的兵力,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壓力,形勢已經逼得他們不得不聯合起來。

在宛城剛剛開始增兵之時,王匡王鳳便派遣了使者,前去聯絡下江平林兩支義軍。縱使此前再如何生疏,但所有人也都清楚,朝廷既然在宛城聚集了十萬之眾,那就不可能僅僅將綠林一支作為目標。

這一次,便將會是決戰了。

聯合了下江平林的兩支義軍,綠林軍這一方的總人數,便已經達到了五萬余人。但問題卻也同樣存在——多了下江平林的兩支義軍,那麽當下的形勢便絕不容許義軍一方再以退守綠林山作為作戰的計劃。

否則,若是王睦以一部分兵力把守住綠林山,而余下的兵力前去掃蕩下江平林,那麽王常與陳牧等人,便會瞬間變作無根之水。

到了那時,失去了根據地的他們也將與現在的舂陵軍一樣,成為綠林軍的附庸。

因此盡管幾路義軍的首領在新市一同會面,共同商議了三日,最終卻依舊沒有能夠達成妥協。

於黃淳水處決戰!這便是最後的結論!

雖然王匡王鳳並不心甘情願,但他們卻無論如何也無法說服下江平林的兩支義軍首領。

而宛城的軍隊,也終於開始出動了。

一路向著南方進發,他們的目標,果然便是綠林軍所占據的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