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凱特和羅馬

作為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將意大利半島與歐洲大陸分隔開來,這個巨大的地理屏障在古代世界就成為了拉丁民族與凱爾特民族的自然分界線。同時,它還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最重要的幾條河流例如波河、羅納河、多瑙河、萊茵河都發源於此,這些河流從阿爾卑斯山脈的南北兩麓奔流而下,在山腳下形成了大片平原或者谷地,那裏土質肥沃,易於開發,在遠古時代便遍布著富庶的田園和牧場。

可在今天瑞士聯邦的地域,也就是從南向北劃分為阿爾卑斯山區、“高原”區和汝拉山區的這塊土地,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這片土地上倒是並不欠缺水源,上古冰川就好像一把巨大的犁,在山間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窪地,山峰融雪成一條條溪流匯入其中,形成了許多美麗的湖泊;但是山坡上的土層十分貧瘠,海拔高處的融雪期限又太短,可以作為耕地的土地卻只有山間的少數谷地,其余的只能供放牧之用。實際上除了阿爾高(阿勒河下遊谷地)與圖爾高(蘇黎世湖與康斯坦坦茨湖之間的土爾河流域)以外,瑞士的其他大部分區域都並不太適宜發展種植農業。這些區域的經濟支柱實際上是牧業,尤其是提供乳酪等奶制品的奶牛養殖成為了當地的最主要經濟基礎(如果從地圖上看,不難發現這兩塊主要的農業區域都是比較接近奧地利一邊,實際上從奧地利更容易通過河谷進入瑞士,而從意大利一面卻較難,這點對於瑞士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阿爾卑斯山區特有的地理狀況決定了每個谷地內部的牧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放牧,因為在山區隨著季節的變遷,雪線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牧民們必須隨著季節的變遷將牲畜在山坡與谷地不同的草場間遷徙,山間的草場遠比平原脆弱。在這些過程中,如何分配草場、放牧多少牲畜不至於讓草場發生退化都必須有公共的約束。尤其森林線以上融雪後的草場尤為珍貴,因為這些草場每年的範圍都會發生變化,不可能固定劃分,所以不同的谷地之間則經常因為爭奪珍貴的“阿爾卑”(瑞士語中的融雪草場)而發生流血的戰鬥。在這些戰鬥中,瑞士的山民們養成了對外桀驁不馴、對內紀律嚴明的雙重態度。瑞士邦聯最早的三個州都是屬於山間牧區,這並不是偶然的。

其實早在遠古的時候,今天的瑞士地區就已經有了人類居住。但西方古典世界的文明是以地中海為中心的,馬其頓、雅典、科林斯、羅馬、泰爾、迦太基等等許多著名城邦都是位於地中海岸邊。如果在公元前5世紀有一個人在地中海上空使用高倍望遠鏡俯瞰下去,將會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的文明城邦都聚集在地中海的周圍,就好像一串巨大的珍珠項鏈。而無論是山區還是密林,在那些生活在海邊的幸運兒看來,都不過是粗魯的野蠻人罷了。因此,希臘人隨意地大筆一揮,將阿爾卑斯山及其以北的幾乎所有金發民族都劃入了凱爾特人的範圍內。關於瑞士人的先祖只有零星的記載,而且多是以強盜和山賊的形象出現的。

在公元前的歐洲,強盜是一個很普遍的職業。比如在《奧德賽》中,一位島上的居民就直接詢問落水求生的俄德修斯的職業是商人還是海盜;公元前3世紀,當一位羅馬使者要求伊庇魯斯女王限制她的臣民不要去搶劫意大利南部希臘城市的商船時,那位女王拒絕了羅馬人的要求,振振有詞地聲稱自己無權改變臣民自古以來的謀生方式。在高盧人那裏,劫掠致富更是武士的本分,一個經常能給追隨者帶來豐富戰利品的武士可是詩人稱頌、人民愛戴、神明恩寵的對象。瑞士人在這個行當上有一個天生的優勢,當時無論是從高盧、西班牙還是多瑙河流域進入意大利半島的幾條陸上通道都必須翻越阿爾卑斯山脈。在狹窄險要的山路上,無論是軍人還是商旅不得不排成長隊艱難地前進。在這裏打劫,或者用比較文雅的語言說“進行戰爭”,熟悉當地地形的山民無疑占了莫大的便宜。不要說普通的商旅,就算是大軍也不得不為安全通過而向山民們交買路錢。古典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漢尼拔在翻越阿爾卑斯山入侵意大利時就向當地的酋長們贈送了豐厚的禮物,不過即使如此他也沒逃脫山民們的襲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羅馬人的史書中也不難找到對背信棄義的狡猾的阿爾卑斯山民的詛咒,瑞士人的祖先們不但多次成功地襲擊過小隊的羅馬軍隊,而且還奪取過羅馬軍團的鷹旗。

不過瑞士人第一次堂而皇之地登上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舞台還得等到公元前1世紀中葉。拜凱撒所賜,這位古羅馬首屈一指的統帥兼散文家在打敗了瑞士地區最強大的部族厄爾維幾人之余,還以他簡潔有力的筆觸為我們描述了這個古老民族生活、遷徙、發動戰爭的瑰麗畫面,以作為向元老院提交的工作報告並駁斥政敵小加圖對自己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