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瑞士

布朗姆貝格之戰後加入邦聯的城市中,有一個曾在前文出現過,那就是盧塞恩。在三林州宣布建立邦聯,奧地利的利奧波德一世指揮軍隊進攻施維茨州時,便有一支水軍是從這個城鎮出發的。不過這個哈布斯堡家族的封臣對主上卻並不是那麽忠誠。其原因有二:盧塞恩原是屬於穆爾巴赫修道院的,1291年魯道夫一世臨死前從修道院買下了盧塞恩的領主權。與三林州相同的是,穆爾巴赫修道院雖然擁有盧塞恩的領主權,但教士們卻很少真正幹涉那裏的商人;而熱衷於霸權的哈布施堡家族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了,商人們自然對奧地利人的橫加幹涉不滿。其次,三林州都位於盧塞恩湖岸邊,有水路相通,自古以來盧塞恩便是三林州地區的商業中心,奧地利人與三林州的戰爭與制裁無疑也傷害了盧塞恩商人的利益。

1376年,德國西南地區的100多個城市組成了施瓦本城市同盟,這個地區性的城市同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反對濫設關卡征稅的大小貴族們(哈布施堡家族自然是其中之一),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作為同盟的一員,盧塞恩當然很想加入這個同盟,但是礙於三林州的反對而作罷,沒有直接加入其中。但這無疑是一個與哈布施堡家族劃清界限的大好機會(施瓦本城市同盟的成立必然會牽制奧地利人的精力)。於是在1385年12月,盧塞恩出兵占領了哈布施堡家族在瑞士領地的行政中心羅騰堡,並吞並了兩塊原屬於哈布施堡家族的領地。當時的哈布施堡家族的統治者之一,統治著奧地利以西部分的利奧波德三世召集了4000名由雇傭軍與騎士組成的精銳向盧塞恩進攻;而盧塞恩與林州也聯合派出了1600人迎戰。

對於奧地利人來說,假如他們打輸了,不但收復中部高原地區的目的會落空,就連原有的阿爾卑斯山脈區域也會丟失。也就是說,他們會失去從中歐通往意大利商路的南段,這對於哈布施堡家族成為帝國皇帝,乃至控制意大利的目的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森帕赫是位於瑞士中部的一個小湖泊,在湖泊東北方的小村希德斯瑞(Hildesrieden)兩軍遭遇。從已有的資料看,雙方幾乎是同時發現對方的,而且對此遭遇對方都沒有準備。因為無論是奧地利人還是瑞士人都沒有來得及依照正常的辦法布陣。

戰鬥一開始是在奧地利人的兩個前鋒縱隊與瑞士的長戟兵之間展開的。依照當時的軍事慣例,奧地利人的這兩個前鋒縱隊應該是匈牙利的輕騎兵或者今天南斯拉夫地區的山地步兵。奧地利人和瑞士人在為了爭奪有利的地形——通常情況下是能控制戰場的高地或者小山頭而進行激戰。其間,利奧波德三世讓自己軍隊的騎士們下馬,使用4~5米的長槍排成密集的橫隊。顯然他已經從以前與瑞士人的數次交戰中吸取了教訓:單憑騎士的沖擊,是不足以沖垮堅韌的瑞士人的;而無論是由封建扈從還是雇傭兵組成的步兵,也都無法抵禦瑞士步兵的沖擊。因此他讓自己的騎士下馬組成密集的方陣來抵抗瑞士人的沖擊,騎槍的長度遠遠超過了長戟(4米對2米),而當方陣陷入對抗時,他的雇傭兵中的弓弩手、輕裝兵就可以發揮優勢了。如果擊敗瑞士人,他還可以下令騎士重新上馬,對敵人做進行摧毀性的追擊。

瑞士人的指揮官則是老樣子——將自己的軍隊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楔形陣,以盧塞恩部隊組成自己的右翼面對奧地利人,而三林州的部隊組成左翼。顯然,瑞士人以三林州的老兵作為預備隊。

戰鬥大約在正午時分打響,一開始對瑞士人非常不利。利奧波德三世讓騎士下馬使用騎槍被證明是一個絕妙的主意。在密集的方陣中,騎槍對長戟的長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右翼第一排的盧塞恩士兵死傷無數,其中還包括他們的兩個貴族指揮官。

初戰的不利並沒有嚇倒左翼三林州的老兵,他們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企圖攻擊敵人的後方二線部隊。此時一件意外發生了,根據瑞士歷史上的傳說,此時在與奧地利人的第一線交戰的盧塞恩軍隊中,有一名叫做阿爾裏德·馮·雷克李德的勇士,飛身撲到奧地利人的騎槍上,用自己的身體拽倒了一片長矛,在敵人如林一般密集的騎槍中打開了一個缺口。瑞士士兵乘機沖進了缺口,突破了奧地利人的陣線,扭轉了不利的局勢。蘇格蘭詩人兼歷史小說作家沃爾特·司各特(《艾梵赫》的作者)曾為此創作了一首詩歌:

我有一個賢惠的妻子, 她和我們剛剛出生的兒子等在家中: 為了祖國,我離開了他們。 因此,我們一定要勝利! 危機關頭, 他沖向奧軍的隊伍中, 用身體、胸膛和雙手抵擋敵人的長矛; 四支長矛刺穿了他的胸膛, 六支長矛將他的身體撕裂, 在密集的矛鋒中,他堅持反抗, 用盡全力,掙紮出敵人的隊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