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與名 第六十八章 自取功名

蕭凡很郁悶。

他雖不敢稱自己是個絕對的好人,但他覺得自己至少是個無害的人。與人和善,彬彬有禮,而且多少還存著一些“達則兼濟天下”的高尚情操。

這個世界上,像他這樣的人實在不多了,鳳毛麟角。

他想不通為何眼前這位不知名姓的大人如此針對他,幾乎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有點像跟丈夫吵架的潑婦,蠻不講理的樣子分外可憎,令人想痛扁他,――彬彬有禮的正人君子發起飆來很變態的。

好吧,以上只是隨便想想,人家畢竟是穿著官服的朝廷命官,自己只是個落魄到住山神廟的草民,惹不起這樣的大人物。

於是蕭凡不說話了,由著這位幹巴瘦削的大人口沫橫飛,滔滔不絕的說著皇子赴災區撫民的害處。

他的論點很簡單,如今大位的正統是皇太孫,若由皇子去撫民,未免有收攬邀買人心之嫌,將來恐怕會影響皇太孫的君威,在這個時代,君威是至高無上的,絕對不能容許任何人在民間的威望駕淩於君威之上,皇子更不行。

蕭凡很吃驚於他的論點,這人脖子上扛的是個什麽東西?是腦袋嗎?

如此迂腐之人,怎麽能當上官的?老朱的眼光很有問題啊。

不管派什麽人去災區撫民,打的當然不可能是個人的旗號,而是中央朝廷的旗號,災民們心中感念的當然也是朝廷的恩德,若說收攬人心,那也是朝廷收攬,跟皇子有個屁的關系!你當那些災民都是剛出殼的小雞仔,第一眼看到誰就認誰當娘嗎?

黃子澄仍在滔滔不絕的反駁,蕭凡百無聊賴的跪在一邊,趁人不注意,小小的打了個呵欠。

三位大臣沒發現,但朱元璋卻看到了蕭凡的小動作,目光不由露出幾分笑意,然後朱元璋不輕不重的敲了敲桌子,皺著眉不滿的道:“黃愛卿,聽蕭凡把話說完,朕說過,不要插言,當朕的話是耳邊風嗎?”

黃子澄頓時驚覺,立馬伏地顫聲道:“臣失儀,臣有罪。”

朱元璋沒理他,轉頭對蕭凡道:“蕭凡,你剛說第一是遣皇子或官員撫民,嗯,有第一想必還有第二第三吧?你繼續說。”

蕭凡看了看黃子澄,有點猶豫,自己剛說個第一就被人滔滔不絕反駁了半柱香時辰,若繼續說下去,除非老朱今兒願意留他在皇宮過夜……

不過既然朱元璋命令他繼續說,那就繼續說吧,說快點兒,不給別人打斷話碴兒的機會就是了。

“第二,災區所有人飲水,必須喝燒開了的水,第三,派軍隊過去幫老百姓救災,第四,運送大批救災物質,尤以食物和治外傷的藥物,更要多送,第五,召集大批的大夫郎中赴災區進行救治,第六,做好防治疫病的工作,第七,弄一批會唱歌會跳舞的青樓紅牌姑娘去災區辦幾台歌舞晚會,提高軍民抗災的士氣……咳咳,草民失言了,最後一條還是算了吧。”

蕭凡話音剛落,黃子澄便狠狠怒視了他一眼,嘴一張便欲反駁,結果朱元璋冷冷一記眼鏢過去,黃子澄打了個冷戰,急忙住口了。

朱元璋皺著眉道:“派軍隊,派郎中,送藥,這倒是可以理解,朕不明白的是,為何要喝燒開了的水?”

“陛下,大震之後,震區的水源必然受到了汙染,裏面帶了很多的病菌……”

朱元璋插言道:“何謂病菌?”

“……就是邪物,人喝了會得病的,但喝開水就沒事。”

朱元璋想了想,然後問道:“除了你說的那幾點,可還有補充?”

蕭凡努力回憶了一下前世大震之後,電視新聞裏播報的救災方法,想了一會兒,於是補充道:“陛下,還有就是對那些已經遇難的百姓屍首,要馬上處理,深埋或者火化,不然會引發大規模疫病,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朝廷動員蜀地百姓最好暫時不要在屋子裏居住,因為大震之後必有余震,最好讓百姓們在空曠處搭起棚子先湊合住幾天,待余震過後再搬回屋子,這樣可以避免百姓更大的傷亡,最後便是派遣工部官員,協助地方衙門對災區進行災後房屋,道路,橋梁等等的重建。”

說完這些以後,蕭凡仔細的再回憶了一遍,覺得沒什麽可補充了,便道:“草民愚鈍,能想到的只有這些。”

他一番話說完還不覺得什麽,前世這些災後措施大街上隨便拎個人出來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在場的人心中卻大為驚異。

古代朝廷對大災之後的救治工作根本沒有現代這麽細致有序,往往大災之後朝廷首先想到的,是對災民的防範,害怕災民衣食無著而造反,因此大災之後,有良心的朝廷只從戶部撥點糧食給災民吃,沒良心的朝廷便聚集軍隊對災民進行合圍,一旦災民有造反的苗頭便毫不留情的剿殺。何曾有人如此系統細致的歸納出災後救助,防治,重建等主動性極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