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與名 第一百零四章 倒黴學士(第2/5頁)

“嘶——”

朱允炆嚼著果幹兒,忽然一陣齜牙咧嘴起來,他覺得有些牙疼了。

※※※

烏衣巷,燕王別院。

今日燕王開宴,宴請幾位藩王兄弟,席間有皇五子周王朱橚,皇七子齊王朱榑,皇十七子寧王朱權。

宴席很熱鬧,諸王各在封地就藩,兄弟數年不見,平素大家相隔甚遠,又沒什麽利益沖突。所以兄弟間的情分倒是頗為真誠。

幾位藩王之中,寧王朱權年紀最小,今年才十九歲,而且脾氣性格最為直爽,同時他所戍守的藩地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又與燕王朱棣的北平府接壤,二王麾下軍隊經常互相配合征伐北元,時不時搞個聯合軍事演習,明元邊境動輒十幾萬人動刀動槍,殺氣沖天,氣勢很是駭人,常嚇得北元朝廷名義上的正規軍化明為暗。變成地下抗明遊擊隊,北元皇帝拿這兩位藩王很是頭疼。

因為有了這層淵源,所以諸王之中,燕王和寧王的兄弟感情最為深厚,而且寧王年紀雖小,可體態魁梧,脾氣剛烈,為人兇橫,打仗時最為勇猛,常以王爺之尊親自上馬浴血廝殺,連燕王這樣的狠角色也不得不讓他三分。

寧王端起酒碗,大灌了一口酒,然後渾不在意的用袖子一抹嘴,大聲道:“四皇兄,聽說前些日子你得罪了咱們的侄兒允炆,被父皇知道了,你後來又跑去皇宮負荊請罪?”

提起這事,朱棣的笑臉頓時變得陰沉,目光中厲芒閃爍不定。

朱橚和朱榑聞言互視一眼,急忙若無其事的端起酒碗,有一口沒一口的淺飲,假裝什麽都沒聽到。

朱棣嘆了口氣,神色忽然蕭然,唏噓道:“咱們的侄兒允炆長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跟在咱們身邊一口一聲皇叔的稚子了,本王自他幼年便與他開慣了玩笑,前些日子一時不察,竟忘了他太孫的身份,所以忘形之下……唉!幾位皇弟,時過境遷,今非昔比,我等戍邊的藩王當安守本分,莫跟本王一樣做出出格的事兒來,你們當以本王為戒呀!”

寧王朱權哼了哼,道:“允炆跟我一般大的年紀,可我卻是他的皇叔,如今他當了太孫。莫非便端起了架子,眼中沒有咱們這些辛苦為他戍邊的叔叔們了?叔叔跟侄子說幾句玩笑話都不行麽?”

朱棣聞言臉色一變,沉聲喝道:“十七弟,你喝多了?說話怎可如此無理!太孫殿下乃父皇欽定的儲君,我大明未來的國主,你我將來要侍奉的陛下,天家之中,先論君臣,後論叔侄,你連這個都不懂麽?”

寧王一楞,接著悻悻的哼了一聲,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悶不出聲了。

朱棣看著默然飲酒的周王和齊王,忽然慨嘆出聲:“你我兄弟身負父皇厚望,以皇子戍守各地,這麽多年來勤勤懇懇,抗擊北元,不敢一日懈怠,今日我請各位皇弟相聚,不必說這些不快的事情,咱們兄弟情深,這次京師一聚,下次再聚,卻不知何時何地了……”

周王朱橚有些憨老實,雖然比朱棣略小,但面相卻比朱棣蒼老許多,又黑又粗看起來像是農地裏以種田為生的老農一般。

周王憨憨的笑了兩聲,端碗道:“四皇兄有心,皇弟戍河南開封,在北平以南,多虧皇兄這些年來率軍抗擊北元,以為我開封屏障,這才使得我開封無兵災之患,皇弟這裏多謝了。”

朱棣哈哈笑道:“自家兄弟,說這些客氣話做什麽!你我皆是為父皇守邊,各司其責,大明江山社稷安定,我們可都有一份功勞在裏面呀,哈哈!”

說著朱棣忽然神情變得黯然,嘆道:“只可惜……我以後也許不會再戍北平府了,幾位皇弟以後可要自己保重才是啊!”

這句話如同平地響起一聲驚雷,在座數王頓時驚容滿面的瞧著朱棣,寧王楞了一下,接著跳了起來,大聲道:“四皇兄,你這話什麽意思?莫非父皇要將你改封別處?”

周王和齊王也驚愕的盯著朱棣,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

朱棣嘆氣道:“這回進京,我見父皇年紀老邁,言行之間暮氣漸重,身為皇子,我心中實在心痛不已,想想這麽多年一直與父皇相隔千裏,無法在父皇膝前盡孝,枉為人子矣!所以,我打算過幾日向父皇上疏,請撤北平藩地,或是改封別的兄弟戍守北平,而我留在京師,代各位兄弟每日孝敬父皇,盡我等為人子之本分……”

三人聞言皆不敢置信地看著朱棣,臉上神色時青時白,復雜無比。

“四皇兄,你比我等年長,你的孝舉正是給皇弟們立了一個好榜樣,我等皆該向你學習才是,但……四皇兄,忠孝不能兩全呀!咱們代父皇好好守住這座江山,使得父皇高枕無憂,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盡孝?四皇兄,你是天生的將才,數征北元,戰功卓著,北平府乃我大明國門,你若留京,諸王之中尚有何人能守之?四皇兄,三思啊!”周王率先語重心長的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