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與名 第一百零六章 金殿面聖(上)(第3/4頁)

蕭凡是錦衣衛官員,本無資格上殿,朝班之中也沒他的位置,但朱元璋特別點名,蕭凡只好耷拉著腦袋走在所有官員的最後。

原本李景隆也應該陪他走在最後的,可李景隆投了個好胎,有個死了的曹國公老爹,他襲爵繼承了國公之位,所以他竟有資格走在所有朝臣的最前面。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該扔。

蕭凡小心翼翼跟著群臣的隊伍往前走著,從皇城門,到承天門,再到午門,沿路都懸掛著訓誡百官的大紅色木牌,皇城門前牌書:“大小官員面欺者斬”,午門牌書:“官員人等說謊者斬”。

蕭凡一路看得既覺有趣,又覺好笑,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早具有中國特色的標語口號了吧?

進了內宮城,當先一座氣勢恢弘的大殿矗立在蕭凡眼前。

奉天殿,百官朝賀皇帝,舉行正式朝會,參奏政事的大殿,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

殿外四面出檐,滲金圓頂,殿頂上還綴有一顆碩大的金球,一派金碧輝煌,富麗宏偉之相,宮燈巨燭將大殿照得明亮如晝。

這時群臣已經站在了奉天殿外,不過他們並沒有進殿,而是仍按品階和職司排成班,然後不言不語,神色肅穆恭謹的站在殿外的禦道上,等候皇帝臨朝。

蕭凡……仍舊很低調的站在群臣的最末尾。

很快,鼓樂聲起,奉天殿後的華蓋殿走出兩列儀仗,皇帝禦門,錦衣力士張五傘蓋、四團扇,聯翩自東西升立座後左右;內使二人,一執傘蓋,立座上,一執武備,雜二扇,立座後正中。

皇帝先入殿,安座後,再鳴鞭,鴻臚寺官員唱群臣之名入班,左右兩班齊進禦道,再排班。此時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頭禮,是為“大班”。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勛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離。

群臣行禮畢,鴻臚寺官對禦座宣念謝恩,見辭員數,這些人已於日前在寺具本報名,此時在庭下或午門外遙行五拜三叩頭禮。

一直到現在,上朝時面聖的禮儀這才算做完了,接下來鴻臚寺官員高唱各官有事進奏,正式的早朝便開始了。

蕭凡初次臨朝,站在最後跟著群臣有樣學樣,戰戰兢兢的倒也不曾出紕漏。

朱元璋坐南面北,神態威嚴。他穿著正式的皇帝朝服,頭戴翼龍冠,面無表情地坐在龍椅上,看著群臣向他叩拜,盡管年已老邁,可他仍挺直著腰板,像一個為了信仰而戰鬥了終身的老兵,堅毅不屈的做著每一件他應該做的事。

朱允炆坐在龍椅的下方,身子微微傾斜,自被冊封皇太孫後,他必須跟著朱元璋一起臨朝,用心體會學習處理朝政。

待到所有的程序做完,蕭凡這才松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發現滿腦門的汗。

上朝,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哪怕一個動作做錯了,或者不小心咳嗽一聲,都會有監察禦史跳出來參劾,而朱元璋又是個不怎麽隨和的人,朝儀上出了紕漏的大臣,輕則廷杖,重則問罪甚至殺頭,蕭凡覺得有些害怕,朱元璋嗜殺的威名遠播四方,前世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況且這是大朝會,跟以往朱元璋私下召見不一樣,朝會以禮儀為大,當著這麽多大臣的面,蕭凡若出了錯,朱元璋就算想袒護都沒辦法。

不過,幸好所有的程序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的等朝會開完,再低調的跟著大臣們退出皇宮,今日的上朝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正在心裏打著如意算盤,蕭凡卻忽然聽到身旁傳來一聲若有若無的冷哼。

愕然扭頭一看,蕭凡笑了。

身旁的這位是老熟人,原禮部右侍郎,後來被朱元璋降職為禦史的黃觀,明朝歷史上第一位連中三元的黃大才子。

蕭凡急忙朝他友好的笑了笑,同朝為官,又在朝班上站在一起,緣分呐!

可惜黃觀仿佛對他怨氣頗深,對蕭凡的笑容視而不見,他雙目直視前方,表情冷硬且冰涼,趁著鴻臚寺官員唱喝奏事的當口,黃觀從齒縫中低不可聞的迸出幾個字,聲音低得只有蕭凡能聽見。

“無恥國賊,你必沒有好下場!”

蕭凡一楞,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黃觀做人也太差勁了吧?

蕭凡的臉瞬間變得冰冷,看來這家夥跟黃子澄是同一種人,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偏偏還把自己當成是正義的化身。

可惜了,以前還把黃觀當偶像來著,看來這位偶像跟粉絲不是一條心呐。

這時鴻臚寺的官員已唱喝完畢,群臣也安靜下來,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忽然一揚手,止住了幾位大臣欲出班奏事的動作,他先開口說話了,聲音緩慢而低沉。

“各位愛卿,昨日落榜舉子於禮部衙門討要說法,你們可曾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