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與名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禦前激辯(上)

武英殿內,十數盞精致的宮燈高高懸掛在大殿的盤龍柱上方,照得殿內如同白晝般通亮。

朱允炆站在龍案一側,神情說不出的憂慮。

龍案前,春坊講讀官黃子澄神色平靜的站著,他的身旁,兵部尚書茹瑺,兵部左侍郎齊泰,戶部尚書郁新,左都禦史暴昭等朝中數位重臣並排而立。

北平告急的軍報傳進宮裏沒多久,這些大臣就被朱元璋火速召進了皇宮,商討對策。

朱元璋穿著一身明黃便服,坐在龍案後的椅子上,頭發略顯淩亂的散落幾縷在鬢邊,臉上幾塊老年斑在宮燈的照映下分外醒目蒼老,他臉色已是一片鐵青,視面前數位重臣而不見,目光如鷹隼般死死盯著龍案上的軍報,仿佛那是一塊烙鐵一般,燙得他眼睛生疼。

很難想象,一個年邁遲暮,垂垂老矣的老人,在這一刻竟能暴射出如此令人震懾的氣勢。

殿內的氣氛很沉悶,眾人大氣也不敢出,垂頭躬身等待著朱元璋發話。

沉默良久,朱元璋擡起頭,緩緩掃視眾臣,語氣無比陰森:“朕,立國大明三十年,三十年前,朕驅除韃虜,光復我漢人江山,北元蒙古被朕打得一敗再敗,他們丟盔棄甲逃回了草原大漠,從此不敢越長城半步!朕立國後,深知江山易得難守的道理,不顧眾皇子身份尊貴,命他們一一就藩邊陲,治軍治民,以防北元韃子死灰復燃,時來亦有二十余年矣……”

眾臣急忙躬身齊道:“陛下英武聖明,威服宇內——”

朱元璋沒理會眾臣敷衍般的恭維,而是狠狠的一拍龍案,怒目圓睜嘶吼道:“可是,為何一個區區五萬人的小部落,如今居然敢兵圍我北平府?那些韃子以為朕老了,便拿不動刀劍了麽?韃子安敢如此欺朕!”

天子之怒,雷霆萬鈞,殿內頓時充滿了淩厲的肅殺之氣,嚇得眾臣急忙跪倒,齊聲道:“陛下息怒——”

朱元璋渾濁的老眼布滿了血絲,他陰沉著臉,森然道:“他們以為朕老了,拿不動刀劍了,便可以肆意妄為了麽?朕還沒死,還輪不到那些該死的蠻夷猖獗囂狂!朕要禦駕親征,讓那些韃子看看,朕的刀劍是否如當年一般鋒利……”

眾臣聞言頓時一個激靈,這下他們是真的慌了。

黃子澄率先奏道:“陛下,萬萬不可!區區五萬人而已,陛下怎可草率親征?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九五之尊,天下共主,豈可舍本逐末,輕身犯險?陛下,臣以死諫,望陛下收回成命!”

左都禦史暴昭道:“陛下,天子不可輕易親征,自古天子親征者,無非兩種不得不為的原由,其一者,國家危難,江山社稷懸於一線,天子征討,乃為力挽狂瀾,扶保社稷不失,其二者,乾坤即定,勝券在握,需天子親往,激勵將士士氣,一戰而定乾坤。非此二者情形,天子不可輕易出征,如今只是區區北元一個小部落兵圍北平而已,既不算國家為難,亦難稱乾坤即定,陛下出征,何以師名?”

眾臣一齊伏地拜道:“臣等附議。”

朱允炆在一旁急道:“皇祖父年事已高,怎可為了區區跳梁小醜長途奔波?孫兒不肖,願代皇祖父親征,為祖父掃除北元,將他們再次趕回草原大漠。”

朱元璋目光閃動,慈愛的看著朱允炆,臉色不由變得愈發復雜莫名。

長長嘆了口氣,朱元璋頹然的坐回了椅子上,他的身體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剛才只是說說氣話,如今他年邁多病,多日來纏綿病榻,不得不靠湯藥維生,怎麽可能有體力和精力禦駕親征?

只有當自己真正拿不動刀劍時,才能深刻體會到英雄遲暮的悲涼。

殿內眾臣見朱元璋沒說話,不由紛紛擡頭望向他,他們的眼神很堅決,很明確的訴說著一個信息,如果朱元璋堅持禦駕親征,他們將不惜以死勸諫。

良久,朱元璋自嘲般悲涼的笑道:“朕……果真還是老了啊。”

聽著這話,眾臣心裏這才松了口氣。

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一個小小的部落兵圍北平或許有些反常,但畢竟只有幾萬人,如果驚動大明天子親征,不大不小也成笑柄了,那時皇家威嚴何在?朝廷體面何在?

朱元璋擡眼看了看朱允炆,緩緩搖頭道:“太孫身系江山社稷傳承,不可領軍犯險,諸愛卿,此事當如何處置?”

黃子澄道:“陛下,北平被圍,實出我等意料之外,軍報上只說了北元乞兒吉斯部落出兵,卻並沒說他們兵圍北平的原因,北平府乃四皇子燕王的封地,燕王如今尚在京師,臣以為,陛下可召燕王先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黃子澄這番穩重之言令眾人皆點頭贊同。

朱允炆想了想,道:“皇祖父,錦衣衛負責刺探,潛伏,肅敵等事宜,孫兒以為針對北平被圍一事,不妨也將錦衣衛都指揮使李景隆,還有錦衣衛同知蕭凡都召來,共同商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