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近侍歸京邑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堂對峙

“請議改革軍制事!”

茹瑺的最後一句話像一個發起行動的信號彈,正式點燃了奸黨與清流之間的朝爭。

滿朝文武盡皆震驚嘩然。

高高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炆也被嚇住了,他一直都知道蕭凡有改革軍制的想法,朱允炆內心雖然支持,但無奈朝中頑固守舊的大臣太多,可以預見反對的聲音也會很大,身為大明天子,朱允炆苦於登基不到一年,朝中根基不穩,這個時候他只能做出一碗水端平的姿態,維持表面上的不偏不倚,不便公開贊同蕭凡的意見。

不過朱允炆也滿心期待著蕭凡會如何化解朝臣的反對,將他的改革主張順利推行下去。

以蕭凡神鬼莫測的行事作風,誰也不知道他會怎樣開始這場看起來千辛萬難,阻力重重的改革。

朱允炆沒想到,蕭凡竟然以這種開場白,拉開了軍制改革的序幕。

接下來,蕭凡又會怎麽做呢?清流不會坐視情勢這樣發展下去,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想想都能明白,軍制改革的後果必然會令朝堂重文輕武的傳統發生改變,武將們的地位將會大大提高,與此相反,文臣們的地位便會慢慢下降。

一塊權力的蛋糕就那麽大,武將們多吃了一口,文臣們勢必只能少吃一口,改革軍制之說,等於是在向文臣集團的利益公開宣戰了,朝中諸臣皆是寒窗苦讀的科舉文人出身,怎能由得自己好不容易積攢多年的利益被那些粗鄙武將搶去?

此刻朱允炆心中復雜無比,既期待著蕭凡的下一步動作,又隱隱對改革軍制之事產生了疑慮,他已長大,已懂得獨立思考,懂得客觀公正的看待國事政務。站在一個沒有多少閱歷的年輕皇帝立場上,他對蕭凡的改革委實信心不太大。

然而他也明白如今朝廷已是內憂外患,若欲掃除這些憂患,實現他打造建文盛世的抱負,改革軍制是必須要做的。

擡眼飛快環視群臣,朱允炆將大家震驚或愕然的反應看在眼裏,幹咳兩聲道:“茹尚書,你剛才說改革軍制?這個……可有具體條陳?”

滿朝喧嘩的大臣們頓時安靜下來,盡皆盯著金殿正中的茹瑺。

茹瑺神色不變,胖乎乎的老臉蛋一副憨厚的笑容,捧著象牙芴板呵呵笑道:“大明軍制混亂已非一朝一夕,由於近些年來殊無戰事,軍中將士懈怠憊懶,有過戰陣經驗的將士或老邁或去世,他們的後代卻都是些未經戰事的年輕人,這些軍戶後代替補進軍中,實則只是一些拿起了刀劍的農民,沒有士氣,沒有技藝,沒有經驗,最令人擔心的是,他們沒有一個能帶領他們,操練他們的將領,這樣的軍隊能指望他們打好戰嗎?故此,欲強國,則必強軍,欲強軍,則必強兵,欲強兵,則必選將……老臣的條陳便是:興軍備,造火器,開武舉,建軍校!”

改革軍制的具體條陳說出來,滿朝文武又是一陣嘩然。

奸黨們這是有備而來呀,蕭凡打算開始發動了嗎?

茹瑺的話剛剛落音,朝臣中便傳來一道憤怒的聲音。

“一派胡言!”

眾臣愕然望去,卻見站在朝班後列的禦史黃觀手裏捧著象牙芴板走出班來,他陰沉著臉,神色鐵青的瞪著茹瑺,眼中直欲噴出火來。

茹瑺見黃觀站出來反對,絲毫不覺得意外,仍舊呵呵笑道:“黃大人可有高見?”

黃觀冷哼道:“茹尚書,你欲做大明千古罪人乎?”

茹瑺愕然道:“黃大人何出此言?”

“先帝以武定國,歷經數次大戰,終以鼎定大明江山,開創大明盛世,盛世之始也,當須抑殺戮,倡文治,使得百姓休養生息,這些話都是先帝在世之時經常對大臣們提起的,如今先帝英靈未遠,你竟然主張推翻先帝的遺訓,妄言什麽改革軍制,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你茹尚書乃洪武老臣,改頭換面未免也太快了吧?你可對得起先帝恩遇?對得起你頭頂上的烏紗?無故興兵布武,你就不怕天下百姓背後戳你脊梁骨嗎?”

黃觀一番話說完,朝臣中不少大臣站出班來躬身道:“臣等附議黃大人所見,改革軍制事乃有違祖制,大逆也,陛下萬萬不可應允!”

眾臣喧嘩,朝堂上一片嗡嗡議論聲。

茹瑺呵呵笑道:“各位同僚誤會老夫了,改革軍制,意在強軍強國,並非興兵布武,況且老夫這麽做,也並非推翻先帝遺訓,諸位皆是洪武老臣,可曾記得先帝所頒《皇明祖訓》?《皇明祖訓》之《箴戒章》曰:‘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殺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中國邊境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警備之。’……諸位同僚,《皇明祖訓》上說得清清楚楚,為防胡戎,必選將練兵,時警備之,老夫提出改革軍制,正是為了為國選將,敢問諸位,老夫有何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