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誣告(第2/14頁)

“方大人,你為官日久,不用我說想必也知道朝廷律法,若無證據就彈劾朝廷大臣,實難令大臣同僚們心服,方大人你自己,只怕也會背上個‘構陷大臣’的罪名,朝廷律法乃治國之根本,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上英明無比,縱是對你百般恩寵,只怕也容你不得。”吳潛冷笑道。

嗬,這老小子先拿話把皇上的嘴堵上了,嘖嘖,智商比江中成高多了嘛。

方錚冷笑道:“吳大人,既然你跟我說朝廷律法,那我就好好跟你談談。我華朝律法裏有一條,事涉朝廷官員的案件,當由刑部和大理寺會審,將案情調查清楚之後,直接呈送皇上禦覽。吳大人乃監察禦史,言官之首,跟刑部,大理寺八竿子打不著,我倒想問問,你有何資格詢問此案?”

吳潛一窒,方錚的話沒說錯,華朝事涉朝廷官員的案件確實如他所言,自己這個監察禦史是插不上言的。

方錚得理不饒人,賊兮兮的眼睛不懷好意的上下打量著吳潛,笑眯眯的道:“下官彈劾潘尚書,乃是為皇上盡忠,為百姓除害,可下官卻想不通,吳大人此時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幫潘尚書說話,到底所為何來?莫非吳大人與潘尚書私交甚篤,早已暗通款曲?”

朝班中不少大臣“噗嗤”笑出聲來。

暗通款曲一般是指男女通奸,方錚卻將這個詞兒用在吳潛和潘尚書身上,實在太過齷齪。

吳潛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羞惱之余,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麽。

方錚接著道:“潘尚書乃朝中重臣,權勢熏天,下官若無證據,又豈敢輕捋虎須?但是,潘尚書橫行不法的證據雖在我手上,卻不是給你們看的,下官必須直接呈送給皇上,請皇上定奪。”

潘黨中人聞言互視一眼,面色陰沉的不發一語。

方錚與江中成,吳潛吵吵鬧鬧一番,沒想到他虛晃一槍,幹脆不跟他們吵了,搬出華朝的律法死死的扣住了他們,令大夥兒作聲不得。此時若再強自出頭為潘尚書辯護,那就不合時宜了,否則皇上會怎麽看他們?那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嗎?

方錚煞有其事的從懷中掏出一個薄薄的本子,恭恭敬敬的交給站在金殿龍椅下方的小黃門,由小黃門直接送到皇上手中。

群臣見狀大嘩,原以為方錚只是聲張虛勢,沒料到他竟真拿出了所謂的證據,群臣現在最好奇的是,這個薄薄的本子裏面到底寫了些什麽?難道說潘尚書真有把柄抓在他手裏了?

皇上接過本子,隨便掃上幾眼,然後合上,沉沉的嘆了口氣,目光悠遠的望向遠處,用無限懷念的語氣道:“朕與老尚書認識幾十年了,對老尚書的為人和德行,朕是非常信得過的,這幾十年來,無論大小公私事務,朕都習慣與老尚書商議,朕待老尚書亦師亦友,私交甚深,實在不信方錚彈劾老尚書的這些罪狀。老尚書上回欲辭官歸鄉,朕因不舍他離朕而去,故而未準,萬沒想到,沒隔多久,卻有人彈劾於他,實在是無妄之災啊……”

皇上這番話說出來,包括潘黨中人,滿朝大臣皆為這君臣相得數十年的深厚情誼感動不已,皇上還是念舊情的,潘尚書能在皇上身邊相隨數十載,位極人臣,充分的反駁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

不少大臣面帶愧色,早朝之前他們聽到一些關於皇上和潘尚書的傳言,說什麽皇上要對付潘尚書了,當時他們還信以為真,如今聽完皇上的這番話,為自己誤信謠言慚愧不已。

頓了一下,皇上冷眼看著殿中群臣的反應,接著道:“……但是,國有國法,方愛卿既然上了奏折彈劾潘尚書,就要按我華朝的律法來辦,律法面前,王子與庶民平等。朕責成刑部劉尚書,以及大理寺趙寺卿親自出面審理此案,務必要將此事查明,希望你們能還潘尚書一個清白!”

朝班中走出兩人,凜然應命。

皇上冷冷的掃了方錚一眼,淡淡的道:“方愛卿,彈劾潘尚書的十條罪狀是你提出來的,你最好求神拜佛希望這些罪狀能坐實,潘尚書乃國之重臣,為華朝的百姓操勞一生,無論在朝堂還是民間,潘尚書都是德高望重的,若然查出你所說的這些不屬實的話,那麽無端構陷大臣的罪名,你可就擔定了!聽明白了嗎?”

說到最後,皇上聲色俱厲,幾乎是吼了出來,聲音在靜謐的大殿上回蕩,龍顏大怒,天下皆驚,滿朝文武盡皆變色,齊齊跪倒高喝道:“皇上息怒!”

皇上冷冷的瞪了方錚一眼,重重哼了一聲。

方錚似乎被嚇住了,渾身不自禁的一抖,跪在地上呐呐道:“皇上,微臣剛才所奏的那些,其實……或許,可能也不太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