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揚州除惡(第2/4頁)

憑心而論,方錚並不介意官員貪汙,他自己就是個大大的貪官,他一直認為貪汙和勤政完全是分開而論的兩碼事,只要你能為百姓辦點實事,為百姓多謀福祉,哪怕平日貪上那麽一點,也無可厚非,照樣可以名垂青史,比如北宋的寇準,寇老西兒若擱在前世,那得是槍斃八百回都不冤枉的大貪官,可他在史書上的評價卻非常之高,堪稱一代名相。

貪官酷吏都各有其道,本是每朝每代都存在的產物,方錚最怕的就是徐壽這種二楞子官員。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懷著自以為是的滿腔正義,堂而皇之的對百姓為非作歹,作威作福,哪怕殺得血流成河,他還會抻著脖子說他是忠心報國,絲毫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錯誤,朝廷反而應該給他蓋座功德牌坊,這種人的害處,比貪官酷吏更甚,很不幸,今兒方錚就碰到了一個。

方錚楞了半晌,嘆了口氣道:“徐大人,請問你是哪年的舉子,以前任何職啊?”

徐壽一呆,急忙道:“下官乃建武九年丁醜科中二甲舉,後來調入翰林院任編修四年,一直到前些日子,江南七府知府因涉貪墨而入獄,下官受吏部緊急調派,這才上任揚州知府一職……”

翰林院編修?

方錚點點頭,明白了。丫就是一書呆子,不知走了吏部哪位大佬的門路,才白撈了一知府之職,奈何此人根本毫無治理地方的經驗,所以才想出這麽個蠢辦法,抓青壯入獄,就能制止治下民亂?真虧他這榆木腦袋怎麽想出來的……

一想到揚州頻繁發生民亂,方錚的心不由沉甸甸的,民亂,隨時有可能會變成大規模的謀反啊!更別說背後還隱藏著泰王這個皇族成員,屆時若百姓們被他一煽動,皇族成員打著靖難除奸的旗號,名分有了,借口有了,那時還不得天下大亂啊?

看了看堂外的天色,此時已是正午時分。

方錚想了想,接著站起身,揚聲道:“來人,備轎,所有人跟我一起,去知府衙門大堂。”

一旁站著的蕭懷遠和溫森一楞,皆不解方錚的意思。

馮仇刀卻老神在在的撫刀而立,面無表情。他是武將,根本不必過問地方政務,方錚行使欽差的權力是他的事,馮仇刀只需保護好方錚的安全就行。

只有坐在方錚側後方的韓亦真聞言略有所悟的看了方錚一眼,目光中已有幾分贊賞之意,比之平日望著方錚時的不屑鄙夷目光,簡直是天差地別,這一點,也許連她自己都未曾發覺。

蕭懷遠左右看了看,湊在方錚身邊小聲道:“方大人,這個時候去知府衙門,是不是……呃,太雷厲風行了一點?”

正午時分正是用飯的時候,方大人幹嘛非得這個時候去衙門辦事?蕭懷遠摸著癟癟的肚子,有點小哀怨……

方錚正義凜然道:“為民辦事,為民做主難道還要選時辰嗎?揚州城的百姓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本官身為欽差,代天子巡視江南,撫慰萬民,豈能再耽擱?”

蕭懷遠急忙恭聲稱是,心中暗暗鄙夷,瞧這官腔打的,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你是什麽為民做主的好官兒呢……

方錚一把扯過蕭懷遠的衣領,湊在他耳邊低聲忽悠道:“這欽差行館的夥食不好,咱們到知府衙門吃飯去,我手下的影子探報,說知府衙門裏新近購得一塊上好的魚翅,咱們趁其不備殺將過去,搶了魚翅打牙祭!”

蕭懷遠聞言兩眼一亮,忙不叠點頭贊同。

方錚滿意的撫了撫蕭懷遠的後腦勺兒,贊道:“這才乖嘛……”

復又一本正經的看了蕭懷遠一眼,方錚拍著胸脯保證道:“跟著我,有肉吃!”

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綠蔭館大門,蕭懷遠這才反應過來:影子連知府衙門買魚翅的事兒也打探,他們有這麽閑麽?

“啊——姓方的!你又騙我!”

方錚坐在官轎內,滿懷愁緒嘆了口氣,老子的欽差副使智商如此低下,實在是讓人擔心呀……

揚州知府衙門位於城南天寧寺西側,與兩淮鹽業衙門,漕運衙門三府並列,知府衙門為首,占地也最大,衙門頗為老舊,但仍顯出一股莊嚴肅殺的官威。衙門口右側擺放著一面碩大的牛皮鼓,兩名衙役一左一右把守著,這就是傳說中的鳴冤鼓了。

大門左右鑲著一副楹聯:“為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

方錚下了官轎,擡頭第一眼便瞧見了這副楹聯,細讀之後,不由冷笑數聲。

一個不需證據便胡亂抓人,對待百姓粗魯殘忍的衙門,居然鑲著如此憂國憂民的楹聯,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守在衙門當值的捕頭衙役們,見突然來了這麽多人,裏面甚至有不少大官兒,他們的頂頭上司徐大人卻垂頭喪氣跟在他們身後,衙役們都是眼明手快之輩,見狀情知朝廷的欽差來了,急忙恭恭敬敬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擡,任由眾人次第跨入衙門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