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雙手辟開生死路 第十一節(第2/2頁)

“住嘴!”王化貞厲喝一聲,深深地看了黃石一眼:“你繼續說。”

“大人明鑒,西平堡我軍是敗了,但是那與大人無關。廣寧現在確實危如累卵,卑職鬥膽請大人盡人事,聽天命。如果真有什麽意外,朝廷和史書都會記得大人的忠勇,如果大人拋棄廣寧,大人就躲得過朝廷的懲罰,難道還能躲得過天下人的唾罵麽?”

王化貞猛然爆發出一陣狂笑:“沒想到老夫讀聖賢書幾十年,竟然比不過一個軍戶的見識。”

接著他就吩咐剛才那個仆人:“把箱子打開,我要換官服。”

“你說得很好,本撫這就返回廣寧。”王化貞又是意味深長地看著黃石,輕喝一聲:“督司黃石。”

“卑職在。”

“速去捉拿叛賊孫得功,掃平亂黨。”

“卑職遵命。”

“好!”王化貞聲音變得低沉有力;“就讓本撫一睹你殺賊報國的英姿吧。”

“是,遵命,大人。卑職這就去殺賊,卑職想預先替兄弟們討個賞,殺孫賊可以得賞銀一千兩,世襲百戶。”

“可以,本撫答應你了。”

“謝大人。”黃石再不多說,起身離去,路上拾起自己的佩刀和頭盔,領上自己的百四十名部下往回趕。雖然帶這麽多士兵會影響突擊的力量,不過黃石必須要帶足武力,不然王化貞這個豬頭可能認為這是騙他回去的計謀。被不明不白地殺了豈不冤枉。

黃石相信只有表現出壓倒性的實力後,他的話王化貞才肯認真聽,誠意也才能被相信。跨上戰馬的黃石立刻大喊道:“弟兄們,巡撫大人有令,斬殺孫得功,賞銀千兩,世襲百戶!”

黃石雖然討了這個賞格,但是在他和費立國的原計劃裏,是不會有人拿到孫得功的首級的。雖然他們兩個人很想宰了孫得功滅口,但昨天他們倆做具體計劃的時候,發現如果不想讓孫得功逃走的話,就必須分散兵力拿下全部的四個城門。

他們的兵力本來就比孫得功少,而且可能更不可靠,所以分散兵力怎麽看都不像是好主意。如果四個城門都派士兵防守,那麽手中的兵力就會變得單薄。一旦爭奪城市的戰鬥失敗,那倒成畫虎不成凡類犬了。此外,廣寧可是大城,四個城門都有甕城,雖然叛軍也沒有幾個兵力,但畢竟有萬一。

黃石和費立國的部隊打順風仗可以,攻堅不下,他們就很懷疑士兵能不能維持士氣了。再者,如果孫得功決心突圍,他可以集中起幾百人,每個城門黃石他們扔幾十、上百個士兵也未必能堵住他,真逼得孫得功狗急跳墻,也未必是好事。

所以黃石提出虛張聲勢的策略,就是把部隊凝成一個拳頭,掃蕩小股的敵軍,先到幾個衙門和各處友軍會合,不斷壯大自己,把孫得功嚇跑了完事。黃石覺得只要孫得功跑了,收復廣寧就成功了,所以他進北門甕城的時候心情是很輕松的。

但他立刻被嚇了一大跳。廝殺聲從城中飄來,在甕城裏就可以看到濃煙和火光,甚至還有沉悶的炮聲。甕城上留守的士兵大多站在內側城墻向城裏張望,看他們的表現似乎不是很樂觀。

“大人。”城墻上的楊爐火認出了他,城墻上的幾十個士兵紛紛向他行禮。經過今天早上打掃戰場,黃石的部下各個裝備精良,每個士兵頭上戴的多是紅纓鐵盔而不是鬥笠,不少人披著鱗甲,最起碼也有護心鏡。

“免禮。”黃石著急地擡頭問城樓上的楊爐火:“戰況如何?”

城樓最高處的楊爐火大聲報告:“費大人領著主力在武庫附近,攻勢似乎受阻了,具體情況看不清。城內各處都有戰鬥,非常混亂。”

“你們小心防守城門,不可離開。還有,立刻在城樓上升起巡撫大旗。”楊爐火領著六十人防守著退路,他那隊另外一半則跟著費立國殺進城去了。

有了巡撫的旗幟,就可以吸引散兵,但是也可能會吸引來叛軍的主意,黃石又命令四十名舊部留下,和楊爐火一起保護巡撫大旗。黃石讓楊爐火每整頓好十名散兵,就從自己的舊部中任命一個果長,帶去城中增援。既然已經發展成混戰,那就拼人頭吧,不在乎什麽素質和紀律了。

安排已定,黃石馬鞭向城內一指:

“兒郎們,進城。”